TradingKey - 繼H20晶片在華「解禁」後,英偉達正加速佈局下一代對華特供產品。路透社8月19日引述知情人士稱,該公司正基於最新Blackwell架構開發一款暫定名為B30A的AI晶片,性能將超越目前主力產品H20。該晶片採用單晶片設計,預計最早於9月向中國客戶交付測試樣品。
英偉達在聲明中強調,所有產品均獲“完全批准”,並僅用於“有益的商業用途”。然而,這項說法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美國監管審批仍存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川普政府已證實,英偉達需將其在華晶片銷售收益的15%上繳,以換取出口許可。此舉被外界視為“保護費”,也暴露了地緣政治下科技貿易的複雜博弈。
需指出的是,當前在售的 H20 晶元問題重重。 甚至被定位為“過時產品”,其性能已落後於國產替代方案。 IDC 數據顯示,中國國產 AI 晶元市場份額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17%飆升至 2027 年的 55%,而英偉達等美企份額將跌至 45%。 國內 GPU 廠商正利用此前「真空期」加速搶佔市場。
此外,H20被曝有安全風險。 7月31日,中國網信辦已約談英偉達,要求其就晶片「後門」漏洞問題提交說明。有分析指出,美方曾系統性地考慮為AI晶片植入後門,並以豁免出口管製作為企業「配合」的回報。在此背景下,H20的安全性備受質疑,國企及涉政企採購意願極低。
更令市場嘩然的是,英偉達計畫將15%的「保護費」轉嫁中國客戶,H20售價或上漲18%。這被視為「一廂情願」──在安全疑雲未解、國產替代已成氣候的當下,提價策略恐難奏效。
英偉達一面推新品,一面陷舊困。 B30A能否獲準仍是未知數,而H20的「後門」、高價與「過時」標籤,已使其在華前景蒙上巨大陰影。這場技術、政治與信任的多重博弈,正考驗著全球AI供應鏈的未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