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當地時間週五(8月8日),台積電公佈7月業績,營收達3,231.7億台幣,一舉創下單月歷史次高及歷年同期新高的成績。
數據顯示,7月營收年增25.8%,季增22.5%,今年前7個月累計營收達2.10兆元台幣,年增37.6%。
上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上調了全年業績預期。他表示,因受惠於市場對AI的強勁需求,預期台積電2025全年營收將成長30%,高於先前預期的25%。
台積電營收報告,來源:台積電
台股方面,台積電(2330.TW)週五股價一度漲至1185台幣的歷史新高,最終收跌0.42%於1175台幣。週五美股盤前,截至發稿時,台積電(TSM)上漲0.3%。
對於台積電前景,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該公司基本面依舊穩健,AI需求仍強勁,未有明顯衰退跡象,客戶訂單穩定,甚至具備了股價創新高的條件;但同時提醒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
此前,川普在周三美股盤後宣布,將對所有含半導體的進口產品徵收100%的關稅,但豁免在美國生產或明確承諾過的公司。
有分析認為,因台積電已在美國投資興建晶片廠,預計不會受到太大衝擊。從台積電美股週四收漲4.86%的情況來看,對台積電前景的樂觀或成為市場主流情緒。
但也有學者表示懷疑,在看似利好的關稅豁免政策背景下,台積電的前景如何。Bernstein高級半導體分析師Stacy Rasgon表示,雖然晶片關稅是明確的,但更廣泛的關稅仍然是個難題,川普是否只針對原始半導體豁免,是否會對終端設備及其組件徵收關稅仍是未知數。
此外也有學者表示擔憂,因「零關稅」只是過渡政策,川普的最終要求是把晶片產地留在美國。若未來政策趨嚴,台積電在台灣生產的晶片可能失去價格競爭力,甚至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屆時台積電的客戶來源也可能受影響,因蘋果、英偉達等「大客戶」可能被迫轉向美國本地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