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3月20日 - 控制通脹預期可以說是央行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之一,因決策者所依賴的各項調查、經濟模型和市場價格所描繪圖景最多只能說是狀況不明,最糟的情況則是混亂不堪、幾乎毫無用處。
當前尤其是如此,這也是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謹慎行事的另一個原因。
消費者預期可能會出現波動,這是可以理解的。外行人不太可能完全掌握全球供應鏈、商品價格或貨幣政策滯後對物價的影響。因此,他們很容易受到新聞標題和當前形勢的影響或驚擾。因此,調查回覆往往更多地基於激情而非經濟分析。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密西根大學2月最新消費者調查中的五年通脹預期躍升至3.9%。這是自199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無疑是出於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可能對物價產生影響的合理擔憂。
然而,紐約聯儲2月調查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五年期通脹的預期與1月持平,仍為3.0%。事實上,這份報告中的五年期通脹預期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一直徘徊在2.5%至3.0%之間。
如果這還不夠令人困惑的話,金融市場的長期通脹指標表明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五年、五年遠期”損益平衡通脹率(衡量五年後五年期通脹的指標)最近幾周呈下降趨勢,最新交易價格約為2.1%。這是兩年來的最低水平,遠低於當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8%,且幾乎達到了美聯儲的2%目標。
這表明投資者認為關稅衝擊將會過去,美聯儲維持政策緊縮的程度將足以降低通脹,或者增長將走軟。或者三者同時發生。
圖:美國通脹與消費者通脹預期對照
圖: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通脹預期大幅攀升
圖:美國“五年、五年遠期”損益平衡通脹率創2023年以來新低
**關聯薄弱**
鑒於消費者預期(尤其是較短期的一年和三年內的預期)比市場指標變動更大,決策者應該如何理解這些相互矛盾的信號?
克利夫蘭聯儲2021年10月發布的一份論文表明,應該對這些信號持懷疑態度。該論文指出,一系列通脹預期指標的預測不是很可靠。而且預測錯誤次數要比正確的次數多得多。
研究人員發現,消費者尤其不擅長預測通脹。鑒於沒有金融背景的人通常很難區分物價水平和物價上漲速度,這也許並不奇怪。
不過,克利夫蘭聯儲的研究人員發現,金融市場的預測能力其實也並不比消費者強多少。
美聯儲職員Jeremy Rudd在2021年的另一篇論文中進一步警告稱,預期通脹與實際通脹之間的關係“沒有令人信服的理論或實證基礎,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政策失誤”。
考慮到政策制定者對維持通脹預期的重視,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
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似乎並不擔心。周三,在美聯儲官員下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但上調通脹預期後,他向記者堅稱即使短期通脹預期上升,長期預期仍然保持穩定。
密西根大學最近的調查是一個“離群值”(異常值),但決策者仍會將其與所有其他指標一起納入考慮範圍。
鮑威爾表示:“我們非常仔細地監控通脹預期,並盡可能地尋找一切信息來源。我們不會把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他還補充道,受控的通脹預期是“我們政策框架的核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