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DOLAN專欄》美股七巨頭多倉仍太過擁擠

路透社2025年3月19日 07:00

- 股市修正通常只是面對現實的時候,認清現實過後股市多頭終將得以延續,因投資者會“逢低買進”,但這一次,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似乎對重新投資華爾街的大型科技巨頭持謹慎態度。

在關稅焦慮、美國經濟衰退擔憂、標普500指數.SPX下跌10%以及歐洲重新調整財政政策導致市場陷入動盪的一個月之後,投資人恐怕已經是頭昏腦脹。 美國銀行周二發布的月度基金經理調查反映出投資組合的調整規模有多么巨大。

這項備受關注的全球資產經理人調查顯示,美國股票曝險的降幅高達40個百分點,創下這項有25年歷史的調查之最,如今有凈23%的受訪者減碼。

如果你想知道這些錢都到哪里去了,就看看大西洋彼岸吧。歐元區股票配置增加27個百分點,目前有凈39%的受訪者加碼,為四年來最高。

圖:標普500指數(紅線)漲幅勝過MSCI美國以外全球股市指數(深藍線)的幅度(灰色部分)正在縮小

但對於那些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疑慮被誇大了,或者企業和消費者調查中的擔憂情緒與製造業或零售數據的實際表現不符的人來說,這似乎是重新買入的好時機。

然而,3月調查結果也提供了更多值得深思的內容,凸顯出人們對美國難以捉摸的貿易和經濟政策、全球成長風險、滯脹擔憂、以及由於利率和債務擔憂而持續迴避債券等一系列其他疑慮。

而對於股市樂觀主義者來說,最令人擔憂的是,投資者仍然認為所謂的美國“七巨頭”被過度持有;美股七巨頭包括蘋果AAPL.O、AlphabetGOOGL.O、NvidiaNVDA.O、微軟MSFT.O、亞馬遜AMZN.O、MetaMETA.O和特斯拉TSLA.O,這些公司的市值在過去四周總計蒸發20%,為其史上最糟糕的四周表現。

連續第 24 個月,資產管理公司都將“做多大型科技公司”視為全球最擁擠的交易。

**擁擠的多倉**

買進七巨頭在過去兩年一直被認定為“最擁擠的交易”,但這並沒有阻止七巨頭整體市值在這兩年內翻漲近一倍,從而輕鬆反駁了擁擠交易的論點。

而即使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 .IXIC預期本益比仍處於史上高位,但相對於整體標普500指數而言,其泡沫程度已降至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然而,凡事都有一個轉捩點,有兩個關鍵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型科技公司仍然被認為過於擁擠。

首先,美國經濟動盪迫使歐洲和中國採取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這些國家的股市估值遠低於華爾街。對許多人來說,全球“價值交易”的誘惑實在太大,讓人難以忽視。

斯托克歐洲600指數.STOXX即使在最近的輪動之後,其估值仍比標普500指數低36%,其預期市盈率(本益比)仍比納斯達克100指數.NDX低近50%。

儘管今年中國DeepSeek的發展讓香港股市.HSI興奮不已,但香港股市估值仍比標普500指數低約55%。

圖:美國股市估值仍偏高,深藍線與紅線分別為標普500指數預期市盈率高出斯托克歐洲600指數及香港恆生指數間的幅度,淺藍線則代表那斯達克100指數預期市盈率與斯托克歐洲600指數之間的落差

大型科技公司股價可能進一步下跌的第二個原因,在於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的政策前景。從歷史上看,大型科技股向來不受經濟衰退擔憂的影響,因其股價對利率相當敏感。它們是“長存續期”(long duration)股票,意味著它們的估值因股價折現率下降而受益匪淺。

但這次引發經濟衰退擔憂的關稅威脅還可能使本已火爆的通脹和經濟增長惡化。而這也是美聯儲現在在降息方面可能比以往受到更多束縛,從而消除科技業潛在的衰退緩衝之一。

毫無疑問的是,這些超大型股由於其在指數中的權重巨大,在牛市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七巨頭股票合計仍占標普500指數市值的近30%。因此,現在科技股造成的拖累可能對整個股市造成同樣大的影響。

圖:2025年至今比亞迪(藍線)與特斯拉(紅線)股價分頭前進

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已經用腳投票了——他們可能合理地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的情況過於混亂。

圖:全球主要股價指數今年以來的漲跌幅

(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