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港股再融資市場活躍,今年以來20企業完成再融資

財華社2025年1月16日 13:27

香港IPO市場近期保持高景氣度,多家企業紛紛遞交招股書,有望推動港股IPO市場融資額繼續增長。

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亦擁有便利的再融資制度,再融資市場為已上市的企業注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

Wind數據顯示,在2024年全年,港股市場再融資(不含可轉債)規模達到880億港元,剛好與當年IPO募集總金額相當。而據港交所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11月29日,港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總額達894.36億港元。

因此,香港實際的再融資規模相比Wind數據(未統計可轉債等數據)高不少。

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市場再融資市場表現不俗。由於受審核加嚴的影響,2024年A股再融資額創出2007年以來新低。

而自2025年以來,港股IPO市場活躍的表現提升了市場信心、增加了資金流動,為再融資市場的活躍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有多家上市企業披露了再融資公告。

根據Wind數據,2025年1月1日至16日,包括移卡(09923.HK)、協鑫新能源(00451.HK)和中國儒意(00136.HK)等在内的21家企業披露了再融資公告。這些企業大部分選擇以配售股份的方式進行籌資,少部分以發行代價股份的方式籌資。

為吸引投資者參與配售,降低市場波動對再融資項目的影響,進行配股的企業往往都選擇折讓配股。

例如,長盈集團(控股)(00689.HK)1月15日發佈公告稱,擬折讓約5.56%配售最多10.47億股新股份,淨籌約1727.2萬港元。受此消息帶動,當日公司股價飙升了33.33%。

此外,2025年1月1日至16日期間,港股市場累計有20家企業完成再融資,累計融資金額約34.3億港元,平均每家企業再融資規模約為1.7億港元。而在去年同期,港股市場只有9家企業完成再融資,累計再融資額不到12億港元。

從各行業再融資金額來看,今年以來再融資的企業涉及多個行業,包括建築、食物飲品、零售等。

在去年,科技股是熱門的再融資板塊,再融資案例更為頻繁且金額巨大。而今年以來,也有一家科技企業展開了再融資行動,SaaS企業移卡為發展海外及人工智能業務,在近日完成了配股,淨籌約1.89億港元。

過去兩年至今,港股市場迎來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其中以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的企業居多。這些企業在資本市場是資金重點關注的焦點,資金對這些企業再融資一般持有肯定態度,因此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多的科技企業進行再融資。

港股市場的再融資機制具有高效、靈活的優勢,上市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及市場環境,靈活選擇適合自身的再融資方式。這種靈活性,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融資效率,使更多企業能夠借助港股市場實現發展。

市場人士認為,港股市場再融資總額的不斷增長,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港股市場的信心,也預示著未來港股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有投行人士更是表示,「很多企業現在開始考慮赴港上市時,已經不再簡單考慮港股IPO能拿多少資金,而是要通過在港股上市,搭建起一個可持續的融資通道。」

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和港股市場的不斷完善,同時監管機構持續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提振市場信心,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企業選擇赴港上市,同時也有更多企業選擇再融資以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