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月8日 - 中國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周三正式納入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但要求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這將使一眾國產品牌成為這項政策的主要利好對象,而蘋果AAPL.O在中國市售的大部分型號或將無緣。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周三聯合發文,明確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補貼範圍新增四類家電產品、三類數碼產品。其中,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三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一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這意味著若蘋果及其平台合作夥伴不對產品進行主動降價,其在中國市售的主流型號都將無法享受中國政府提供的購新補貼。
蘋果中國官網信息顯示,占據公司當前銷量主力的iPhone 16 Pro機型起售價在7,999元,明顯超過發改委提出的6,000元限制。而入門機型--iPhone 16的起售價為5,999元,而消費者若需要256GB等搭載更多內存的型號,則需要付出6,999-8,999元。
相較蘋果,中國國產品牌旗下機型更加多樣,基本覆蓋從平價到高端旗艦的所有價格帶,且其高端機型的價格也主要集中在5,000-6,000元之間,這將使國產品牌成為購新補貼明顯的主要受益者。
**“支持不同品牌參加補貼”**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在當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強調,對於手機等產品的購新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產品參加補貼。
“6,000元以上不補貼,6,000以下補貼15%,但最高補貼僅500元。也就是說買3,500元以下的手機,才能讓性價比最大化,”一名微博用戶在網上表示。
“本來準備趁國補狠狠心買個貴手機,現在別說貴手機了,換不換都再說了”另一名用戶在網上“吐槽”到。
中港股市蘋果供應鏈個股周三下滑,立訊精密002475.SZ一度跌3.9%,在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科技2382.HK至多挫8%。
根據富瑞分析師測算,安卓供應鏈企業將為中國手機補貼的主要受益者。除了對蘋果市場份額的蠶食,安卓高端型號在提高售價後仍能獲得銷售量增加;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去年11月先行開展了手機補貼,但觀察到iPhone銷量並未獲得提升。
“這或許表明,1,000-1,500元的補貼額度可能仍無法讓iPhone具備吸引力,”富瑞指出。
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正面臨來自華為HWT.UL、小米1810.HK等對手的激烈競爭。而由於公司仍未確定中國AI服務的合作夥伴,iPhone 16系列並未立刻獲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國產品牌此前均推出了搭載AI功能的手機。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去年1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降5.1%,iPhone在內海外品牌出貨降近五成。(完)
(發稿 林宇涵; 審校 楊淑禎)
((yuhan.lin@thomsonreu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