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陳茂波:預計2024至25財年綜合赤字計及發債所得後少於千億

財華社2025年1月6日 05:23

【財華社訊】1月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志發文表示,2024至25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將在一千億元以下。改善公共財政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此外是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以及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利用市場資金推動這些基建項目發展,創造空間讓新的經濟動能加速成長並轉化為稅收和其他收入。

在開源方面,有幾個重要考慮,包括包括需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需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以「能者多付」為原則。

以下是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5日在網志發表的文章:

新年新氣象,踏入2025年,大家都忙於推展新一年的工作。我們也在全速推進各方面的工作,包括《財政預算案》的公眾咨詢。過去這段時間,我們跟不同業界、不同階層市民交流和討論,以更全面地聆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希望透過匯聚各方智慧,合力應對面前的挑戰,並抓緊前面的機遇。

我們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力求推動經濟提速向前,普惠民生。而面對公共財政的挑戰,我們也需要作全方位應對。在預算案的咨詢過程中,這兩個都是公眾最關心和重視的議題。

昨天我出席了香港電台《眾言堂》的節目,參與節目的市民都關心香港的經濟狀況和發展,並就如何推動產業發展和創造更多商機,提出了不少具體建議。大家都期望能吸引更多旅客訪港,並促進他們和市民在港多消費,也期望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讓這幾個月正在改善的勢頭能進一步鞏固。

只有透過更好的發展經濟,才能創造資源以支持推行各種社會服務,才能為市民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也要正視和梳理。這關乎到經濟和社會的穩定,也關系到社會服務的持續提升。

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赤字,主要原因包括了疫情導致的巨額開支;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了資金流向、遏抑了本地資產市場,繼而影響了連帶的相關收入。另一方面,一些範疇的開支結構也存在需要檢視的地方。在這些不同因素的叠加和累積影響下,今個財政年度(2024至25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將在一千億元以下。

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我們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事實上,很多國家在疫情後面對巨額財赤,都是以節流作為主要手段,控制支出以逐步收窄收支差距。

此外是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我們亦會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利用市場資金推動這些基建項目發展,目標是抓緊發展時機,創造空間讓新的經濟動能加速成長並轉化為稅收和其他收入。

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們已提出實施一套全面的「財政整合計劃」,具體措施包括在今個以及未來兩個財政年度,每年各削減百分之一的經常開支。考慮到現時的經濟和財政狀況,我們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的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包括要求政府不同部門,再審視其資源分配和工作先後優次,並透過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另一方面,個别資助計劃所涉及的開支增幅,對政府財政構成顯著的長遠壓力,這些計劃的運作模式無可避免需要檢視。就此,我們聽到社會上很多不同意見,包括如何讓有關計劃的運作能達致財政上的可持續。

此外,隨著創新科技發展,我們正推動政府内部加強科技應用、提升公務員的相關技能,以進一步優化服務效率,繼續提升對市民的服務。

在開源方面,在衡量不同選項時,我們有幾個重要考慮,包括需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需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以及以「能者多付」為原則,儘量減低對一般普羅市民的影響。事實上,去年預算案中提出並已落實的酒店房租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兩級制,都是循著這個方向和思路。

我深信,只要海納百川,凝聚大眾力量,不斷改革創新,抓緊挑戰帶來的變革機遇,我們一定能為香港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