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小龍頭”$BOSS 直聘(BZ.US) 一拖再拖的三季報終於落地。由於公司官方的 preview 月初剛剛進行過交流,三季報在流水收入上的承壓,近期市場已經充分消化利空。
因此三季報本身的業績表現對短期估值影響不大,而更着重於管理層的展望,明確的量化指引或定性的口吻變化。除此之外,跳出大環境因素,海豚君會重點關注公司的內部經營,即從中長期的視角來審視 BOSS 直聘創造 alpha 的能力。
具體來看:
1. 預期之內的增長壓力:Q3 當期業績基本是明牌,包括現金流水的承壓,和通過費用優化來保持利潤率的穩定。公司對 Q4 的流水指引仍然偏謹慎,同比增速進一步滑落至低個位數,收入的增長指引也同步放緩。
但公司對明年 2025 年的收入增長預期有 10%+,相較今年下半年的情況,似乎會有一個築底修復的展望。這裏可能隱含了一小部分 924 政策以來,經濟週期有望在政策刺激下,加速迎來拐點的預期。
但公司對盈利能力的提升仍然有更高的信心,預計能夠有 +30% 的增長達到 30 億。當然這源於 BOSS 直聘相對優秀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競爭優勢,使得經營槓桿的優化空間比較大。
2. 流量新高,政策後 CB 結構略有回暖:Q3 月活繼續新高達到 5800 萬,但大部分新增活躍的應該還是求職者。
三季度的求職者/招聘方(CB 比例)仍然是有壓力的,新增的用戶中求職者遠超招聘方,不過管理層也在 preview 上透露11 月下旬 CB 比例有所好轉,目前這個邊際變化尚未傳導到企業的付費轉化上,但隨着經濟政策的不斷推出,可以持續關注和期待一下企業付費的回暖。
2022 年底公司曾提出未來三年月活淨增 4000 萬的目標,目前兩年時間進度完成 68%,基本按計劃穩步推進。經濟下行惡化了勞工供求關係,雖然帶來了不少求職者的自然流量,但 BOSS 直聘本身在營銷投放上也做了更多的剋制。
如果橫向對比同行,BOSS 直聘的品牌心智也更能得到體現——無論是月活還是時長,BOSS 直聘領先幅度持續擴大。
3. 大企業結構佔比繼續提升:三季度企業招聘收入增長 20%,主要源於付費企業用戶的增長,從 490 萬增長 22% 達到 600 萬。同時,海豚君計算得過去 12 個月的企業平均付費也在環比上漲,由此說明在艱難的三季度,中小企業的招聘需求淡得更快,高 ARPPU 的大企業佔比繼續提升。
這對於 BOSS 直聘來說,會緩解一些逆境期的波動。由於業務經營慣性,大企業的招聘需求一般相比中小企業穩定一些。在面臨短期環境變化時,大企業相對抗週期。
4. 回購加速,新添回購計劃已經執行:3 月公司宣佈的 12 個月 2 億美金回購計劃,截至 12 月初,目前已經使用完畢。8 月公司又宣佈了一項 12 個月回購 1.5 億美金的回購方案,從目前累計回購額來看,12 月已經開始執行。
一般而言,BOSS 直聘管理層的回購會基於市值波動而變化。924 政策之後,市值相比 9 月有所提升,因此單日回購金額回落,但回購頻次增加,8 月底二季報披露完恢復回購以來,整體回購是在加快的(9-11 月三月回購 1.2 億美金,3-8 月累計回購 0.9 億美金)。
雖然新計劃回購金額 1.5 億不及年初計劃,但海豚君認爲管理層在與市場交流中,對股東回報是相對重視的,並且二季報電話會也透露正在考慮派息方案。因此不排除後續回購繼續加碼,推出第三期、第四期等。
如果樂觀一點,按照 9-11 月加快的回購節奏來算,海豚君預計股東回報(全年 1.2*4=4.8 億美金)的年化收益率爲 7.5%。但如果按照保守預期,年內回購 1.5 億美金,那麼回報率就只有 2.4% 了。
海豚君傾向於後者發生概率較低。目前 BOSS 直聘賬上現金賬上現金 + 短期投資(無債務)146 億人民幣,約 20 億美元。平臺輕資產 + 合同預付的商業模式,使得現金流也很健康,三季度經營現金淨流入 8.1 億元人民幣,意味着有相對充沛的現金流來支撐加碼股東回報。
6. 核心業績指標與市場一致預期對比
海豚君觀點
月初的 preview 交流中,公司管理層對 Q4 的展望還是偏謹慎,預期 2025 年收入增速 10%+,同時也表明後續將不再提供流水數據(calculated cash billings)的指引。
由於從現金合同簽約到最終的收入確認,公司可以操作的空間比較多,使得在季節間的變動上,收入和流水數據並不一定完全同步。但考慮到流水指標更具備業務發展的前瞻性,市場交易 BOSS 直聘一般也重點看流水指標,鮮少關注收入。因此管理層對 Q4 流水數據的謹慎指引,以及取消對明年指引的動作,一定程度上還是會讓市場的憂慮增多。
當然站在當下,上述的利空基本已經被消化。在短期邊際上,對 BOSS 直聘估值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政策變化了,目前政策工具還在陸續推出中,但市場短期博弈居多,預期變化也會持續對市值產生擾動。
一般 12 月是大部分客戶商討簽訂明年合同的時期,可以關注下電話會上管理層基於 12 月目前表現對明年展望是否有一些更新。
跳出外部因素,從三季報中可以繼續印證的是,中期視角上 BOSS 直聘除了繼續利用競爭優勢搶份額之外,還有 “修內功” 的看點:
一方面是經營槓桿的釋放。BOSS 直聘在用戶端的品牌心智已經建立,在當下行業的逆境期(求職供給遠大於招聘需求),招聘平臺的自然流量提升。而在同行剋制投放的過冬思維下,BOSS 直聘的獲客成本還能進一步優化。
除此之外,釋放經營槓桿還可以體現在股權激勵的壓縮,按照此前管理層的指引,海豚君預計未來可以因此提高利潤率 10pct,關注管理層是否有更激進的收縮節奏。
另一方面是股東回報,輕資產商業模式下,BOSS 直聘的現金流相對健康,能夠支撐更有力的股東回報方案。BOSS 直聘年初至今回購了 1450 萬的 ADS,耗用資金 2 億美元,8 月之後明顯加快了回購節奏。雖然年初方案的回購額度已用完,新方案額度有所降低,但我們預計回購的動作應該不會停。與此同時,上季度電話會上管理層透露正在研究派息方案。
當然,從更長期的角度,是 BOSS 直聘當下正在做的出海邏輯。不過,儘管海豚君認可 BOSS 直聘管理團隊的運營能力,但在跨出有效一步之前,不建議打入預期。
按照公司對 2025 年的業績指引和市場預期,當下 64 億美元的市值,按照 7.3 的匯率對應 2025 年業績的 P/E(Non-GAAP 淨利潤)估值約爲 15x,考慮到 BOSS 直聘的龍頭地位,以及商業模式優勢對盈利能力的提升空間還較多,且提升節奏大部分取決於公司本身,因此與其他國內平臺經濟的估值對比,原先的估值溢價顯然已經淡化。而從利潤增長情況來看,目前的估值處於中性(18x 左右)略偏低的位置,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市場對宏觀壓力的擔憂仍然較高。除此之外,可能還需要考慮的潛在風險就是人民幣匯率貶值,我們預設公司回購能夠對沖這部分的影響。
當然如果積極一點,後續推出的更多民生消費類政策落地並加速週期拐點的來臨,那麼對於 BOSS 直聘上短期受壓更重的中小企業,因經營靈活,招聘需求也會更快修復,屆時也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以下爲詳細解讀
1. C 端流量不愁:求職者繼續瘋狂湧入
三季度是秋招旺季,在嚴峻的宏觀環境下,BOSS 直聘等招聘平臺除了例行贊助大型賽事,不用再另外花錢吆喝(Q3 銷售費用同比增長 14.2%,環比下降,二、三季度合計剔除 1 億元的奧運會一次性投放後,銷售費用基本持平),就有一大批求職者活躍——三季度平臺月活環比增加 340 萬達 5800 萬人,繼續創新高。
2022 年底公司曾提出未來三年月活淨增 4000 萬的目標,目前兩年時間進度完成 68%,基本按計劃穩步推進。經濟下行惡化了勞工供求關係,雖然帶來了不少求職者的自然流量,但 BOSS 直聘本身在營銷投放上也做了更多的剋制。
在同樣的獲客旺季,儘管規模最大,意味着用戶滲透率最高,但 BOSS 直聘的獲客效果(MAU 變動)和用戶粘性(用戶時長),依舊高於同行。
2、B 端付費:招聘方捂緊錢包
三季度總收入 19.12 億,同比增長 19%,符合指引。其中 ToB 端網絡招聘服務收入 18.9 億,同比增長 18.7%。管理層對下季度總營收指引在 17.95~18.1 億區間,同比增速 13.6%~14.6%,環比上季度繼續放緩。
(1)BOSS 直聘:中小企業需求撤得更快、求職者不惜 “花錢找工作”
三季度隱含的企業平均付費金額環比上浮了 2.7%,除了反映去年底對部分景氣行業進行了一波漲價外,海豚君認爲主要是不同企業貢獻收入結構的變化。
在環境邊際變差時,靈活性更高的中小企業,招聘需求也會收縮得更快、更多,而大企業客戶一方面抗週期較中小企業較強,另一方面有業務經營慣性,反映會慢一些,因此短期上的招聘需求相對而言會穩定一些。
從付費企業賬戶數變化也能看出,三季度付費企業賬戶相比一季度只增加了 10 萬,單季增幅是疫情放開後又一新低。
924 政策之後,Sensor Tower 的數據顯示 BOSS 直聘的線上 iOS 流水快速反彈,但目前整體還是略低於去年同期,也就是說 11 月底 CB 比例的改善暫時還未傳導到企業付費轉化上。
相反,由於三季度正值畢業季,市場上的勞動力供給季節性走高。但企業需求沒有同步上升,導致求職者找工作難度持續變高,甚至在平臺內尋求簡歷優化等求職輔導,近兩個季度海豚君計算得的求職者人均付費 ARPU 均同比雙位數增長。
因此在用戶基數也在擴張的情況下,爲求職者提供服務的其他收入,三季度同比增長 48%。但這部分收入佔比太低,只有 1.2%,因此 BOSS 直聘的金主仍然是企業招聘方。
(2)行業:政策吹風短期有效,但求供關係仍然不利
三季度行業失業率環比二季度有一定下降,但 9 月底 Datayes 數據顯示,除 BOSS 直聘之外的企業招聘需求(招聘公司數和新增招聘帖子數)下探到前三年最低水平,表明市場對前景的悲觀預期到達頂峯。
隨後 924 政策出臺,一定程度上對短期的悲觀預期多少帶來了一些緩解,使得企業招聘需求重新回升到略高於 2023 年的水平。但由於更多的求職者供給,導致勞工供求關係仍然不見邊際放鬆。
3、盈利槓桿的釋放是逆境期的看點
三季度 BOSS 直聘毛利率穩定,核心主業的經營利潤(收入 - 成本 - 銷售費用 - 研發費用 - 行政費用)實現 3.25 億,利潤率 17%,同比去年的 15.4% 僅優化了 1.5pct。
雖然短期上看利潤率提升顯著放慢,但主要是 Q3 有奧運會等賽事的營銷投放(約 1 億)這種一次性的投放,以及管理費用因人員薪酬的增長(這裏關注下電話會的詳細解釋)拖累了利潤率提升節奏。
最終剔除股權激勵後的 Non-GAAP 經營利潤 6.05 億,利潤率同比環比均走低至 31.7%。而 Non-GAAP 淨利潤 7.39 億雖然超了機構最新預期(6.6-6.8 億),但主要是利息收入、股權收益、匯兌收益等其他收益帶來。在海豚君看來,這並不算作真正有持續性的 beat,我們建議還是主要跟蹤經營利潤的變化。
但如果拉長視角,從中長期來看費用優化的空間,也就是經營槓桿釋放的空間並不少:
(1)獲客成本優化
海豚君認爲,逆境期往往是龍頭能夠進一步鞏固自身壁壘的時期。招聘平臺更是如此,用戶的求職需求,給平臺帶來了更多的自來水流量,意味着平臺用較低的獲客成本,起到了用戶加速滲透的效果。
而 BOSS 直聘相對同行,在獲客上體現出的優勢也表明,其龍頭的品牌心智已經建立,行業競爭格局穩定,B、C 端流量互補的良好生態階段,因此銷售費用的優化不僅是當下的短期動作,也更是一個長期趨勢。
(2)SBC 費用壓縮
與此同時,在國內互聯網平臺上,一直不算低的股權激勵也存在優化空間。此前管理層給過一個 1-3 年的指引——短期保持 SBC 佔收入比例持續下降,並預計 2025 年後 SBC 的絕對值開始下降。
截至 3Q24,BOSS 直聘的 SBC 佔比還有 14.4%,公司預計未來穩定狀態能夠降到中低個位數,那麼意味着利潤率還有近 10 個點的提升空間。
公司對自己的長期 Non-GAAP 經營利潤率目標維持在 40% 的水平,較目前還有近 9 個點的提升空間,當下主要是宏觀壓力拖累了收入增長,進而放慢了利潤率向目標邁進的速度。
與此同時市場也希望公司在逆境期,藉助龍頭優勢,加快釋放經營槓桿。月初的 preview 交流上,公司預計 2025 年 Non-GAAP 經營利潤率能夠有 +30% 的增長達到 30 億。這裏隱含着利潤率將從今年的 31% 提升 5 個點達到 36%,其中壓縮可能主要就是營銷投放費用。
<此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