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倫敦10月21日 - 投資者長期以來“害怕錯過”(FOMO)與“害怕一敗涂地”(FOWO)的情緒如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市場心理:一方面,投資者對所有可能擾亂當前緊張市場的風險感到焦慮,另一方面,投資者又擔心錯過可能延續的股市繁榮。
這兩種本能之間的糾結在上周得到了充分展現。美國地區性銀行信貸剛出現波動跡象,就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和波動性飆升,然而還不到24個小時,買家又被吸引回來了。
“不給糖就搗蛋?”這是摩根士丹利周一提出的應景問題,並補充說,市場可能低估了在美國貨幣、財政和監管政策“三重寬鬆”背景下,經濟周期進一步升溫的可能性。
然而,對於這輪反彈,市場很難達成共識。這究竟是一個即將見頂、應趕緊逃離的牛市,還是一場由政府放鬆管制推動的人工智能超級趨勢和投資超級周期的開端?這兩種擔憂之間的矛盾是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期間討論最多的難題之一。
圖:美國垃圾債的信用利差仍處於歷史低位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似乎對這一切感到有些不適。
一方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團隊似乎有意繼續降息,因為他們認為貨幣市場收緊是銀行觸發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潛在信號,並且仍然擔心當前的移民衝擊將導致勞動力市場走弱。
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上周表示:“必須做出一些讓步——要麼經濟增長放緩以適應疲軟的勞動力市場,要麼勞動力市場反彈以適應更強勁的經濟增長。”
在近四年來最寬鬆的金融市場環境、創紀錄的股市高位以及信貸利差仍然極窄的背景下,一系列降息措施將會出現。如果確實存在泡沫,現在的貨幣寬鬆政策只會讓它加劇。
無論如何,如果延遲發布的9月份消費者通脹報告顯示年度通脹率回升至3%以上,美聯儲可能會在周五面臨現實檢驗。
圖:地區銀行和貸款損失準備金
信貸市場
當前變數很多,其中有兩個關鍵問題引起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首先是長期以來的擔憂,即相對不透明的民間信貸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可能掩蓋了金融市場某些領域的壓力。此外,人們還擔心這些信貸基金的結構,包括其有時間限制的“到期墻”,可能會放大問題,尤其是在許多基金同時陷入困境的情況下。
圖:美國高收益基金每周資金流動情況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迪蒙(Jamie Dimon)最近用蟑螂作比,指出當你看到一個信貸問題時,很可能還有更多。這也讓人心有余悸。
那麼,既然投資者如此緊張,市場為何還能迅速反彈?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美國經濟增長仍然沒有真正放緩的跡象,儘管缺乏最新經濟數據可能掩蓋了部分跡象。
另外,到目前為止,財報季初期表現良好,人工智能主題依然火爆,大型銀行也從併購活動回暖中獲得豐厚收入。但最大的利好或許是總統特朗普放鬆管制的舉措和工業優先事項。
市場確實存在緊張情緒,但身處當前大勢,投資者確實難以抽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