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央行(JPY)在新一週的開局表現不佳,反映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關稅的轉變。這反過來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但由於國內政治動盪,未能幫助日元在週五對其美國對手的良好反彈中獲利,後者是自2月13日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美元/日元(USD/JPY)在亞洲時段的漲幅未能突破152.00關口,因美元(USD)價格走勢疲軟。
此外,日本央行(BoJ)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政策預期的分歧在日本和美國的銀行假期背景下,進一步限制了美元/日元(USD/JPY)貨幣對的漲幅。然而,基本面似乎傾向於日元空頭,表明任何試圖反彈的行為可能被視為賣出機會,並可能保持受限。然而,市場對當局可能干預以遏制日元疲軟的猜測,令空頭需保持謹慎。

從技術角度來看,美元/日元(USD/JPY)在最近從月低反彈的23.6%斐波那契回撤水平下顯示出一定的韌性,日線圖上的振盪指標表現積極。也就是說,週五跌破100小時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令多頭需保持謹慎。因此,在定位任何進一步的日內升值走勢之前,等待突破152.20區域(100小時SMA)將是明智的。現貨價格可能隨後攀升至152.70-152.75的中間阻力位,並重新奪回153.00關口,目標是測試週五觸及的八個月高點,約在153.25-153.30區域。
另一方面,週五的擺動低點,約在151.15區域,可能作為即時支撐。若在151.00整數關口下方出現一些後續賣盤,可能會將美元/日元(USD/JPY)拖至38.2%斐波那契回撤水平,約在150.70區域。修正性下跌可能進一步延伸至150.00心理關口。後者也代表了一個匯聚支撐——由200小時SMA和50%斐波那契回撤水平組成——應作為關鍵的轉折點。
在金融行話的世界裏,兩個被廣泛使用的術語「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指的是投資者在相關時期願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在「冒險型」市場中,投資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風險資產。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確定會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小。
通常,在「風險偏好」時期,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大宗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它們受益於積極的增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的貨幣因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上漲。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債券——尤其是主要的政府債券——上漲,黃金表現搶眼,日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險貨幣都受益。
澳元(AUD)、加元(CAD)、新西蘭元(NZD)以及盧布(RUB)和南非蘭特(ZAR)等次要外匯,都傾向於在「風險偏好」的市場中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而大宗商品在風險偏好時期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投資者預計,由於經濟活動的增加,未來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會增加。
在「避險」期間傾向於升值的主要貨幣是美元(USD)、日元(JPY)和瑞士法郎(CHF)。美元,因為它是世界儲備貨幣,因為在危機時期投資者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這被視為安全的,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日元受到對日本政府債券需求增加的影響,因為日本國內投資者持有的國債比例很高,即使在危機時期,他們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國債。瑞士法郎,因為嚴格的瑞士銀行法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強的資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