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2025年上半年美元的大幅疲軟提振了非美貨幣匯率,歐元兌美元匯率半年升值14%,這與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倡導的歐元時刻相吻合。但是,歐元過度升值對歐洲經濟的潛在損害不容忽視,美國財長貝森特笑稱,歐洲人將因強勢歐元而尖叫。
截至撰稿(7月4日),歐元兌美元匯率近一個月上漲約3.50%,至1.7784,2025年內漲幅高達14%。美元指數今年上半年則因美元資產大撤退和聯準會降息前景升溫等因素下跌10.8%,創下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差開局。
【歐元兌美元(EUR/USD)匯率,來源:TradingKey】
6月中旬,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文稱,全球貨幣主導地位的轉移此前也曾發生,現在該到歐洲抓住機遇,迎接全球歐元時刻。
目前,歐元是全球第二大使用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20%,遠不及美元的58%。若抓住當前全球秩序深刻變革的機會,提升歐元的全球地位,則可以帶來更低借貸成本、減少匯率波動風險、免受制裁和強製措施影響等好處。
然而,歐元匯率的強勢升值開始令歐洲央行感到不安,因為這可能會打擊歐洲的出口經濟。全球投資人正在緊盯歐元兌美元匯率攀升至1.2這一心裡水平線,與半年前的歐元兌美元匯率平價的猜測相去甚遠。
7月1日週二,歐洲央行副行長Luis de Guindos在參加於葡萄牙辛特拉舉辦的歐洲央行年會活動中表示,他們應該努力避免任何形式的匯率超調。歐洲央行目前尚還樂見1.18的歐元匯率水平,但超過1.20將使得情況更加復雜。
從進出口角度看,歐元升值均可能產生歐洲不希望看到的經濟影響:其一,歐元走強令進口商品成本更低,從而拉低通膨——雖然歐洲近年來致力於拉低疫情以來的高通膨,但過去多年低通膨和低經濟增長的時代依然為歐洲所憂。其二,出口商品成本的上升,疊加美國關稅,對依賴出口的歐洲經濟帶來更大挑戰。
據金融時報援引歐洲央行官員的話報道,歐央行可能需要更強烈表明不喜歡歐元過強,因為這會增加通膨低於目標2%的風險。
對於美國而言,美國財政貝森特7月3日表示,歐元強勢可能會令歐洲人尖叫,但作為儲備貨幣所附帶的責任,美國能夠容忍美元強勢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