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將優先考慮產業升級和創新,以推動技術驅動的增長。更多的支出將用於家庭福祉,以提高消費在 GDP 中的比重。財政政策可能會保持擴張性,以支持2026-2030年期間平均4.5%的增長。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可能會在審慎框架內提供支持,同時促進人民幣的全球使用,渣打銀行的經濟學家報告稱。
"在制定第十五個五年規劃(FYP,2026-2030)及相關的‘學習指南’時,提案於十月下旬發布,此次發布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體會議之後。文件的重點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期。政府似乎旨在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約4.5%的平均增長,為到2035年人均GDP翻倍鋪平道路。通過創新實現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被強調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強調在外部不確定性中國內需求的重要性。"
"產業體系現代化位於中期議程的首位,重點是升級傳統產業和培育新的增長引擎。預計研發將進一步推動,以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中國還旨在保持製造業在經濟中的合理份額。綠色轉型是另一個關注領域,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碳排放峰值。"
"提案強調了國內需求在推動增長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家庭消費在GDP中的比重。更多的公共支出可能會用於改善社會保障和家庭福祉,以增強家庭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提案還呼籲進一步開放服務業,以釋放服務消費的潛力。中國還旨在增加私人投資的比重,鼓勵企業參與重大項目。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實施積極的宏觀政策,以穩定增長、就業和預期。我們預計財政政策將保持積極,以支持經濟轉型。貨幣政策立場可能會提供支持,但對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需求仍然較低。中國還旨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