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比特日報】極度看跌階段!比特幣失守10萬後進一步承壓,所有利好催化劑都用完了?

FX1682025年11月14日 05:43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五(11月14日)進入亞市,比特幣在連續三日重挫失守10萬關口後,目前進一步下滑至9.76萬美元附近,以太坊則下跌測試3100支撐位。本月,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貨幣大幅下跌,而黃金和白銀則持續走強。

比特幣昨日下午跌至六個月低點,隨着長期持有者加大拋售力度,這一加密貨幣的熊市跌勢進一步加深。

(來源:coindesk)

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BTCUSD)下跌3.4%,至98,308美元,觸及自5月8日以來的最低價。目前其價格較10月6日創下的126,273美元歷史高點低約22%。

來自加密數據公司 CryptoQuant 的分析師表示,壓力不斷累積,因爲長期持有者(業內通常定義爲持幣超過155天的羣體)近期加速了賣出。

CryptoQuant指出,這些長期持有者過去30天共賣出了約 81.5萬枚比特幣,創下自2024年1月以來30日窗口內的最高水平。

分析師在週四的報告中寫道:「比特幣市場仍處於極度看跌階段。」他們補充稱,這可能意味着市場情緒正在轉向,因爲這類長期持有者通常是最不願出售比特幣的羣體。

下圖展示了按持幣時間分類的持有者,在30天內賣出的比特幣數量(累計值)。

(圖表來自 CryptoQuant)

CryptoQuant 分析師補充道,這些拋售發生之際,比特幣需求似乎有限,因此可能代表進一步下行風險。

一個例子是,採用「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策略的公司買盤明顯放緩。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全球上市公司在10月份僅增持 14,400枚比特幣,爲今年最低的月度增幅。

與此同時,Amberdata衍生品主管 Greg Magadini 表示,比特幣交易者此前爲年末反彈佈局大量多頭倉位,當反彈未能出現時,這些多頭被迫平倉,加劇了下跌。

此外,前瑞士信貸高管、現「Macro Case for Bitcoin」通訊作者 Mark Connors 指出,更謹慎的投資者情緒、以及因政府停擺(10月1日開始,週三結束)導致的金融體系暫時性流動性緊縮,也可能對風險資產整體施壓,進而拖累比特幣走勢。

由於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持續,投資者愈發擔心被延遲公佈的經濟數據可能揭示經濟疲弱。這也引發擔憂:若數據不完整,美聯儲可能在12月的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

比特幣週四與其他風險資產一道下跌,美國三大股指均錄得一個多月來的最差表現。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指數下跌 1.7%;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 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COMP)下跌 2.3%。

比特幣難以企穩

此外,比特幣最新回調也反映出加密市場在經歷10月10日史上最大單日清算事件後,持續難以企穩。當日有超過 200億美元 的槓桿倉位被強制平倉。ProChain Capital 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David Tawil 表示,這種狀況可能也導致比特幣今年表現落後於科技股。

根據FactSet數據,比特幣今年迄今上漲 5.8%;科技股權重更高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18.6%。

Tawil稱,儘管近年來比特幣大體與科技股同步交易,但今年「沒能享受到科技股年初的漲幅紅利,而如今卻比科技股跌得更狠」。

不過,他也指出,加密行業正面臨重要的監管利好。如果科技股回升,比特幣可能迎來大幅反彈。

比特幣失守關鍵支撐

CoinDesk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最大市值加密貨幣比特幣本月已下跌逾9%,跌破關鍵鏈上支撐位10萬美元。加密市場整體疲弱也拖累了主流代幣:以太坊、Solana與狗狗幣本月跌幅達11%至20%;而支付相關代幣XRP相對抗跌,僅下跌約7%。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疲態出現於美元指數本月初在突破100後遇阻回落之際。通常而言,美元走弱有利於比特幣、加密資產以及貴金屬上漲,但這一次這一傳統邏輯未能奏效。

儘管加密市場承壓,貴金屬卻集體走高:黃金上漲4%,白銀上漲9%,鉑金和鈀金等小衆貴金屬也錄得逾1%的漲幅。

比特幣爲何被壓制?

加密市場的疲弱被認爲與數字資產金庫(DATs)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有關。與此同時,由於全球財政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許多發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偏高,黃金走強。這一走勢分化反映出數字資產特有的風險:隨着對政府穩定性的擔憂升溫,貴金屬受到追捧,而加密資產卻面臨賣壓,顯示投資者對傳統避險資產的信心增強。

Amberdata衍生品主管Greg Magadini表示,目前多數利好消息已基本被市場消化,使BTC更容易受到利空衝擊。

Magadini對CoinDesk表示:「政府停擺結束後,風險資產紛紛下跌,因爲所有的利好催化劑都已經‘用完了’——包括FOMC的寬鬆預期、中美貿易合作、政府停擺落幕。」

他指出,比特幣交易者此前押注年末行情,因此持倉普遍偏多,而在缺乏新增買盤的情況下,市場正在對這些過度樂觀的多頭進行「排擠式清洗」。

更深層的威脅

Magadini強調,加密市場面臨更深層的系統性風險——潛在的信用凍結可能衝擊數字資產金庫。

DATs在過去一年是加密市場的重要買方力量,依賴信貸市場融資購買加密資產,包括可轉債與債務發行。但如今它們不得不與:主權政府融資需求、AI相關企業大量吸金、競爭有限的信用資源。

隨着DATs數量不斷增加,其融資需求迅速攀升。若信貸市場收緊或凍結,這些公司可能無法再融資,只能被迫拋售手中的代幣償還債務,從而引發連鎖反應。

Magadini指出:「加密資產一旦被賣出,下一批DATs可能也被迫出售,如此循環。對於BTC等優質資產風險較小,但對於在高位買入波動性山寨幣的DATs而言,下行螺旋風險顯著更大。」

推動黃金上漲的核心因素:全球財政惡化

貴金屬上漲主要來自市場對主要經濟體財政健康的擔憂:日本政府債務佔GDP比例超過 220%;美國超過 120%;法國、意大利超過 110%;中國政府債務佔GDP雖不足100%,但非金融部門總債務超過300%,居全球最極端水平之一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Robin Brooks指出,問題在歐元區尤爲嚴重,「貴金屬上漲並非因美元拋售,而是全球財政政策嚴重失衡的體現,尤其在由高負債國家主導的歐元區。」

分析顯示,黃金價格常在比特幣前約 80天 領漲,一旦金價漲勢停滯,比特幣通常會迎來買盤。這一規律是否在當前宏觀環境中依然有效,仍有待觀察。

原文鏈接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