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過去七年間,10月份一直被視爲加密貨幣市場的「幸運月」。然而,今年的比特幣卻打破了這一神話——這枚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資產在10月累計下跌近5%,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月度下跌,原因在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全球貨幣政策走向不明,以及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衝擊。
數據顯示,比特幣10月累計下跌約4.9%,月度走勢罕見轉弱。10月10日至11日期間,幣價一度跌至 104,782.88美元,較數日前創下的歷史新高 126,000美元 回落逾17%。
(比特幣日線圖,來源:FX168)
市場分析師指出,此輪暴跌伴隨着大規模的合約平倉,是加密史上最大單月清算事件之一。
本月中旬,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威脅將擴大出口管制範圍至關鍵軟件產品。
這一突如其來的政策震盪,引發全球風險資產拋售潮,加密市場首當其衝。
Kaiko 高級分析師亞當·麥卡錫(Adam McCarthy)指出:「比特幣和以太坊在10月初與黃金、股市走勢高度同步,但當市場恐慌情緒升溫時,投資者並沒有像以往那樣轉回比特幣避險,這說明今年的市場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麥卡錫補充稱:「10月10日的暴跌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加密市場依舊狹窄,哪怕是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主流幣,也可能在15到20分鐘內下跌10%。」
交易機構 Wintermute 的場外交易主管傑克·奧斯特羅夫斯基(Jake Ostrovskis)也表示,目前投資者仍對系統潛在脆弱性保持警惕,「清算規模創紀錄,市場謹慎情緒依然濃厚。」
除加密市場外,宏觀不確定性同樣在放大波動。由於美國政府關門持續,美聯儲缺乏關鍵通脹與就業數據支撐,主席鮑威爾近日強調「年內進一步降息尚無定論」,令市場預期動搖。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本月警告,美股在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可能出現「顯著回調」,進一步拖累市場風險偏好。
儘管10月表現不佳,比特幣今年以來仍上漲超過16%。
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政府近期放寬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態度——包括撤銷針對多家主流交易平臺的訴訟、以及特朗普政府推動爲數字資產建立專門監管框架——爲市場提供了長期支撐。
比特幣的「十月魔咒」終結,既反映出加密市場結構性波動的加劇,也揭示了宏觀政策變化的巨大影響。在地緣與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交織下,投資者正重新審視這一高風險資產的避險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