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7日 - 中國對稀土的出口限制導致全球部分汽車供應鏈停擺,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被迫坐到了談判桌前。但在國內,這些限制令讓本就在經濟低迷中掙扎的企業十分頭疼。
作為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中國政府在4月限制了稀土和磁材的出口,這導致磁材製造商的海外銷售額下滑。與此同時,這些廠商還面臨著經濟疲軟的壓力,而且他們的主要銷售對象--電動汽車行業也處境艱難。
即使美國在6月27日宣布與中國達成恢復稀土出口的框架協議,磁材製造商的痛苦也不會很快減輕。
任何協議的實施都需要時間,國家支持的交易平台--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稀交所)在框架協議宣布後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企業面臨較大庫存壓力。
出口限制措施實施兩個月後,中國的磁材出口下降75%,迫使全球多家汽車製造商暫停部分生產。
稀交所今年5月表示,限制措施給當地一些磁材製造商帶來了"危機"。
公開文件顯示,雖然中國生產了全球90%的稀土磁材,並消耗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但在11家按產能計算最大的上市磁材生產商中,出口占2024年總營收的比重介於18-50%不等。
"他們的銷售現在受到兩方面的擠壓--出口中斷和國內需求疲軟,"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Argus的金屬定價主管Ellie Saklatvala說。"他們暫時失去了一部分重要客戶,而何時能重新獲得這些客戶尚不確定。"
圖:中國5月稀土磁材出口量跌至五年多低點
**出口限制的影響被低估**
與美國芯片製造商Nvidia(輝達/英偉達)NVDA.O一樣,中國的稀土磁材製造商也受到自身重要性的連累。
在美國加徵關稅和中國予以反制的地緣政治交火中,上市磁材製造商的股價在4月出口限制措施出台後下滑,不過在過去三個月中已經走出低谷。
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關鍵礦物研究主管Cory Combs說,股價的反彈似乎並非基於對該行業未來的合理預測。"我可以看到不同的市場前景,或多或少都是負面的,取決於各種假設條件,但沒有一種前景能讓股價如眼下這般持續上漲。"
圖:自出口限制措施公布後,中國部分磁材生產商股價總體處於上升趨勢
許多生產商已經面臨國內市場疲軟的狀況,包括電動汽車製造商(他們的主要客戶群)大打價格戰,並要求供應商提供折扣。
此外四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稱,許多磁材產品的高度定制化性質使得它們很難在國內進行轉售,迫使磁材製造商在等待獲得出口許可期間只能將其儲存起來。
**壓力可能促進行業整合**
Argus的Saklatvala認為,如果稀土管制的實施方式類似對鍺和銻等其他重要礦物的管制,則不太可能迅速恢復到以前的平衡狀況。
中國在2023年和2024年期間對鍺和銻實施了出口管制。儘管鍺和銻主要用於民用行業,理論上獲得許可證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海關數據顯示,出口仍未完全恢復。
圖:中國的銻和鍺出口尚未恢復到管制之前的水平
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特聘教授David Abraham說,出口許可發放機構要求提供的大量信息對該行業來說是一個永久性的變化,將增加生產商的延誤和成本。"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他說,在一個擁有數百家製造商的行業,這種壓力可能會引發合併。"我不知道中國政府是否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進一步的行業整合有助於控制和了解材料的去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