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據彭博社報導,在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後,美東時間6月22日,兩艘載油量可達約200萬桶的超級油輪在進入荷姆茲海峽後突然掉頭,遠離波斯灣入口。
荷姆茲海峽是全球五分之一原油運輸的咽喉要道,其狀況直接關係著國際油價。
週一亞盤早盤,國際原油開盤後急升,創下五個月以來的新高。
美東時間6月21日晚,川普在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美國已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襲擊。
對於美國的空襲,伊朗表示保留所有報復選項,包括封鎖荷姆茲海峽。另外,分析師擔憂,伊朗可能針對商業船隻,尤其是與美國有關的船隻進行報復,這將進一步加劇荷姆茲海峽的航運風險,限制該地區的石油供應。
據報導,伊朗議會支持關閉荷姆茲海峽,但最終決定權在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手中。
歷史上,伊朗也曾多次威脅封鎖海峽,及針對途經的商船。
全球最大船東組織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上週就表示,通過荷姆茲海峽的船隻正在減少。
希臘作為全球油輪運力最大的國家,其航運部已向船東發出警告,建議經營商若決定通過該海峽,應採取最高安全級別,並與伊朗水域保持盡可能大的距離。
聯合海事資訊中心(JMIC)建議與美國有關的船隻考慮改變路線,因美國空襲將給這些船隻帶來更高的被攻擊風險。
另外,據報導,也門胡塞叛軍組織在週日早些時候對美國商業和海軍船隻發出了新的威脅。
市場已對中東戰況的升級及航運風險的增加做出反應。週一亞盤早盤,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均上漲逾4%,創下今年1月以來的五個月新高,隨後油價回落,抹去漲幅。
高盛預測,如果荷姆茲海峽遭遇長期封鎖,國際油價可能大幅飆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則表示,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了對供應中斷的擔憂,否則考慮到OPEC+增產及原油需求增長的疲軟,原油基本面前景“遠非看漲”。
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指出,美國對伊朗採取的軍事行動持續時間可能不會太長,因特朗普政府不願看到美國汽油價格突破4美元/加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