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金價因美元因美國財政前景惡化而下跌而觸及兩週高點

FXStreet2025年5月22日 04:18
  • 金價在一系列支撐因素的推動下連續第四天上漲。
  • 美國財政擔憂和美聯儲降息押注削弱美元,利好貴金屬。
  • 重新燃起的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支撐XAU/USD貨幣對。

金價(XAU/USD)在週四亞洲時段延續上漲趨勢,連續第四天攀升,達到近兩周高點,約在$3,344-3,345區域。由於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以及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大規模減稅法案導致的美國赤字上升的擔憂,投資者情緒緊張。此外,重新燃起的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打擊了全球風險情緒,繼續利好避險貴金屬。

與此同時,2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反應不佳,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參與者對美國資產的迴避情緒。除此之外,市場普遍接受美聯儲(Fed)將在2025年進一步降低借貸成本的觀點,因通脹壓力減輕和經濟增長前景疲軟,這也促成了美元(USD)的賣出偏向。這成為推動資金流向無收益金價的另一個因素,並支持近期進一步升值的前景。

每日市場動態:金價因避險需求和疲軟美元而持續上漲

  • 由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規則委員會投票推進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大規模減稅和支出法案,為眾議院表決鋪平道路。這項備受期待的"一個偉大而美麗的法案"可能會使國家的債務總額增加約3萬億到5萬億美元。
  • 此外,週三的20年期國債拍賣需求疲軟,表明人們越來越擔心稅收和支出法案將比預期更快地加剧美國預算赤字。這是在穆迪上週五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後發生的。
  • 由於美國財政擔憂,美元一直呈下行趨勢。此外,市場押注美聯儲將在今年進一步降息,因通脹減輕和經濟增長前景黯淡,繼續壓低美元,使無收益的金價在週四升至近兩周高點。
  • 與此同時,中國指責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違反日內瓦貿易協議,此前美國發布指導意見,警告公司不要使用華為的Ascend AI芯片。中國商務部週三表示,美國對先進芯片的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
  • 在地緣政治方面,以色列軍方繼續轟炸加沙地帶並阻止急需的食品援助。此外,特朗普據報告告訴歐洲領導人,俄羅斯總統普京並不準備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因為他認為自己正在獲勝,這進一步支持了避險商品。
  • 交易者現在期待即將發布的快閃PMI數據,以獲取全球經濟健康的新見解。美國經濟日程還包括常規的每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和現有房屋銷售數據,這可能會影響美元。這與更廣泛的風險情緒一起,可能推動貴金屬的走勢。

金價似乎有望重返$3,400關口

從技術角度來看,XAU/USD貨幣對現在似乎已經在最近從月度高點下跌的61.8%斐波那契回撤位上找到了支撐。這是在本週突破$3,250-3,255阻力區間的背景下發生的,利好看漲交易者。此外,日線圖上的振盪指標正在獲得積極的牽引力,表明金價的最小阻力路徑仍然是向上。因此,向$3,363-3,365區域的下一個相關障礙移動,朝著$3,400整數關口的方向,似乎是一個明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3,316-3,315區域,或61.8%斐波那契回撤位的阻力斷點,現在似乎保護著$3,300關口前的直接下行風險。若進一步下跌至$3,285區域,更可能吸引新的買家,並在$3,255-3,250的支撐位附近保持有限。如果突破後者,可能會引發一些技術性賣盤,將金價拖至$3,200關口。

黃金 FAQs

黃金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它被廣泛用作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目前,除了它的光澤和用於珠寶之外,黃金還被廣泛視為避險資產,這意味著它被認為是動蕩時期的一項不錯的投資。黃金還被廣泛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工具,因為它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發行方或政府。

各國央行是最大的黃金持有者。為了在動蕩時期支撐本國貨幣,各國央行傾向於使儲備多樣化,並購買黃金,以提高人們對經濟和貨幣實力的看法。高黃金儲備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償付能力的信任來源。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各國央行在2022年增加了1136噸黃金儲備,價值約70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度購買量。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正在迅速增加黃金儲備。

黃金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呈負相關,兩者都是主要的儲備資產和避險資產。當美元貶值時,黃金往往會上漲,使投資者和央行能夠在動蕩時期實現資產多元化。黃金與風險資產也呈負相關。股市的反彈往往會壓低金價,而風險較高的市場的拋售往往有利於黃金。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價格可能會變動。地緣政治不穩定或對深度衰退的擔憂可能會迅速推高黃金價格,因其避險地位。作為一種低收益資產,黃金往往會隨著利率下降而上漲,而較高的資金成本通常會拖累黃金。盡管如此,由於資產以美元(XAU/USD)定價,大多數走勢取決於美元(USD)的表現。強勢美元傾向於控製金價,而弱勢美元則可能推高金價。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