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阿里巴巴上週五發布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股價應聲大漲13%。自年初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近60%,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領先企業的地位。
![]()
每股盈餘和營收數據未能充分展現業績亮眼程度,但雲端運算業務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阿里雲本季營收達334億元人民幣,年增26%,成長速度較上一季的18%顯著提升。其中人工智慧相關產品營收連續八個季度維持三位數年增。
但股價飆漲的觸發點不只如此——該公司正在自主研發AI晶片。此舉意義重大:1)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降低對外國晶片供應商的依賴;2)解決中國市場痛點-人工智慧機器面臨晶片短缺困境;3) 建構軟硬體一體化的AI生態系統,從而提升整體競爭護城河並實現成本效益。
然而實現晶片自主絕非坦途。阿里巴巴的核心專長始終在於商業與物流領域,硬體產品開發對他們而言是全新挑戰。其次,晶片生產仍需依賴海外供應商,地緣政治風險始終存在。我們看到亞馬遜、谷歌等美國巨頭也在自研晶片,但即便對它們而言,這個過程也需要數年才能取得實質成果。
不過阿里巴巴仍具備獨特優勢:其電商業務作為現金牛可支撐此雄心壯志,且資產負債表極為穩健。此外,自主晶片研發與政府長期策略高度契合,將獲得強力政策支援。
阿里巴巴在直銷、物流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7%增長(293.25億元),客戶管理收入增長10%(892.52億元人民幣),速遞業務增長12%(147.84億元)。但問題主要不在於營收規模,而在獲利能力方面——這主要源自於以消費者補貼為基礎的商業投資和行銷支出對營業利潤的拖累。不過正面的一面是,其外送業務餓了麼正強勢搶佔美團和京東的市佔率。
雲端運算業務的強勁成長及自研晶片進展,抵銷了電商板塊的平淡表現。未來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將主要取決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目前該股本益比僅18倍,相較於美國雲端運算巨頭(甲骨文、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微軟)仍有顯著折價。
TradingKey - 阿里巴巴將於8月29日盤前發布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的財報是中國股市中最受期待的,因為它可以被視為中國整體消費情緒的鏡像。
該公司股價上漲46%,主要得益於近期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展,但近幾個月來走勢較為平緩。
儘管財報尚未發布,但其選擇在周五而非常規工作日公佈的消息已引發投資者關注。那麼週五財報發佈時我們應關注哪些重點?
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和雲端基礎設施領域的積極投資(計劃未來三年投資金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是公司未來發展的焦點。 2025年第四季雲端運算營收年增18%,公有雲與AI產品成為主要成長引擎。儘管營收成長強勁,但雲端基礎設施以外的變現能力仍存變數,資本支出增加可能壓制利潤率。
阿里巴巴或將揭露大型語言模型(LLM)升級進展,包括Qwen新版發布及各產業客戶的模型應用。
投資人將關注用戶成長與消費動能的持續性,特別聚焦淘寶與天貓平台,同時關注透過全球AliExpress及土耳其Trendyol拓展國際市場的進展。市佔率穩定及透過費用和行銷工具提升變現能力至關重要。
外送業務方面,近期美團外送展現強勁勢頭,投資人也將密切追蹤該業務發展。另一焦點在於消費者激勵力度,此項支出常對獲利構成重大壓力。
阿里巴巴近期宣布計畫透過香港聯交所IPO分拆旗下斑馬網路科技,持股比例將從44.72%降至30%以上,此舉符合其退出非核心業務的策略。這顯示資產剝離進程持續推進,週五財報電話會議或將深入探討相關進展。
阿里巴巴積極實施股票回購,近幾季已削減5%流通股,彰顯管理階層對股價被低估的信心。公司也將年度股利調高5%至每美國存託憑證1.05美元。這些舉措傳遞出信心訊號,但隨著人工智慧投資力道加大,阿里巴巴可能需要犧牲豐厚的股東回報。
中國股市整體向好,但阿里巴巴財報將成為重大考驗。除電商業務外,公司在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領域正處於追趕美國同業的初期階段,因此市場情緒普遍樂觀。但這也伴隨著利潤率承壓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