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頓5月13日 - 美國和中國互降進口關稅並進行談判,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但這種降級對中美恢復能源商品貿易的作用微乎其微。
美中貿易休戰協議將使美國對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 30%,而中國政府則在 90 天內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 10%。
雙方上周在日內瓦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談,達成的協議確實將貿易關係從懸崖邊拉了回來。但對90天后的確定性作用不大,對鼓勵中國恢復購買美國能源商品的作用更小。
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中國制成品的美國進口商在未來90天內根據較低的30%關稅匆忙購買盡可能多的產品,以補充庫存。
中國則不太可能恢復購買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
自特朗普在全球範圍內發起貿易戰以來,這些能源商品的進口已陷入停頓,但中國尤其受到關注,在周一宣布暫停之前,中國被美國徵收了145%的關稅。
中國的報復行動是對美國商品徵收 125% 的關稅,並對一些稀土礦產品的出口實施限制。
但是,儘管 125% 的關稅扼殺了中國對美國能源的進口,但在中國政府 2 月初對原油徵收 10% 的關稅,對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徵收 15% 的關稅後,美國能源進口實際上就已蕩然無存。
這意味著,在未來90天內,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在中國仍將缺乏競爭力,即使在較低的10%關稅的情況下。
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 Kpler 稱,5 月份沒有美國原油計劃運抵中國港口,而 4 月份只有三批貨物到港。
與原油類似,中國已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Kpler 顯示自 2 月以來沒有任何LNG貨物到華。
中國對美國煤炭的進口量也急劇下降,Kpler 顯示只有一船冶金煤將於 5 月份抵達,儘管這船煤炭可能在抵達之前被轉運到其他國家。
雖然關稅降級不足以重啟中國對美國能源商品的進口,但在未來90天的談判中,它們很可能會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談判點。
中國和特朗普政府之間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可能包括中國政府對進口更多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的承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