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RUSSELL專欄》OPEC+“健康的”原油市場看起來像感冒了

路透社2025年5月5日 02:37

- 在當前的全球原油市場上,如果有一件事可以篤定地說,那就是OPEC+產油國集團增加供應的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

OPEC+自愿減產的八個國家於5月3日舉行會議,他們決定在6月進一步放寬減產限制,這次將增加41.1萬桶/日。

八國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網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提高產量的決定是因為“低石油庫存反映出當前市場健康的基本面。”

OPEC+的問題在於,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市場基本面健康的說法,雖然可見的原油庫存略低於五年平均水平,但尚未低到足以引發任何擔憂的程度。

OPEC的4月月報顯示,截至2月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達經濟體的商業原油庫存為27.46億桶,比上月減少1,610萬桶,比五年平均水平低7,100萬桶。

換句話說,OECD的庫存僅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5%。考慮到去年9月至今年1月間原油價格不斷上漲,以及特朗普重返美國總統寶座後全球經濟放緩的風險不斷上升,這一數字似乎是合理的。

既然庫存水平對原油市場來說並非真正的問題,OPEC+聲稱的“健康”基本面又能說明什麼呢?

**亞洲的進口**

亞洲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地區,其原油進口量約占全球海運原油進口量的60%。

在經歷了疲軟的2月之後,亞洲的海運石油進口量在3月和4月有所恢復,商品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進口量分別為2,527萬桶/日和2,528萬桶/日。這一數字高於1月份的2,331萬桶/日和2月份的2,394萬桶/日。

然而,亞洲2025年前四個月的海運原油進口量仍比2024年同期減少了28萬桶/日,這很難表明需求健康。

另外,3月和4月的增長主要是由於中國進口量的增加,而這反映的是暫時性因素。由於擔心美國加大對伊朗的制裁,煉油廠囤積了更便宜的原油,因此從伊朗進口的原油大幅增加,推動了3月份的進口量。

未來幾個月的原油需求前景也是喜憂參半。那麼,OPEC+提高產量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答案有幾種,可能都有一定道理。

OEPC+的實際領導者沙特阿拉伯很可能是想通過較低的油價,迫使其他成員國遵守配額。沙特還可能試圖在某種程度上滿足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降價要求,這將有助於特朗普實現降低能源成本的競選承諾,儘管這個代價是美國石油工業也會受傷。

此外,由於美國和巴西等其他主要產油國的生產成本較高,OPEC+也可能試圖利用低價,使這些國家的石油產量減少。

最終的結果是,隨著供應不斷上升,而需求卻可能下降,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除了看跌油價之外,很難有其他的可能。

市場對OPEC+行動的初步評估證明了這一點,布蘭特期貨LCOc1在周一亞洲早盤下跌多達3.7%,從5月2日收盤價61.29美元跌至每桶58.50美元的低點。(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