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鐵娘子”高市早苗成功當選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正在驅動日本經濟環境“改頭換面”,即從謹慎且穩健的財政金融政策為特征的“石破經濟學”轉變為類似“安倍經濟學2.0”的“早苗經濟學”,這理論上刺激日股上漲和日元走弱,但日債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受到高市早苗廣泛推行刺激性財政政策並試圖推動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高市交易”興起,10月以來日股持續走強,日元震蕩走弱。10月27日週一,日本225指數大漲超2%並創新高,歷史上首次突破5萬點關口。
高市早苗在上週進行的首次施政演講中表示,新政府將以“負責任的積極財政”為仿真,推動AI等產業發展,並擴大地方補助和能源補助等措施,以支持民生、減輕中低收入群體負擔。
儘管尚未公佈明確的計劃細節,但高市早苗承諾,將在國防、科技、網絡安全和核能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
三井住友策略師表示,日經指數的上漲受到高市政府的預期的支撐,其政策側重於增長。儘管日股在高市當選後下跌,但下跌並沒有持續多久,投資人正在逢低買入。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Norihiro Yamaguchi認為,財政一攬子計劃往往受到市場歡迎,無論其對整體經濟的實際影響如何。股市反應強烈的另一個原因是,高市政策重點是戰略性投資和其他市場友好型領域。
日股最新的關鍵性突破源於最新民調顯示的人們對高市內閣較高的支持率。據日經新聞的民意調查,高市早苗的支持率高達74%,遠超前任日本首相石破茂施政早期的51%。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也分別報告了71%、68%和65%的支持率,這在歷屆新內閣剛成立時的民調結果中位居前列。
日經新聞指出,儘管目前自民黨與維新會組成的執政聯盟仍是少數執政黨,但市場認為高支持率將有助於政府穩定指正,從而利好股市。
也有觀點指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標籤本身給市場帶來了強烈的新鮮感,其“應對高物價、減輕民生負擔”政策傾向與日本社會民眾所關切的相吻合。這種樂觀的新政權期待在7月以來參議院選舉落敗後的三個月“政治停滯期”後顯得尤為突出。
日本自民黨和維新會新組建的執政聯盟目前在眾議院席位中加起來為231席,仍未達到眾議院過半的233席。這就意味著,高市早苗贏得首相選舉僅僅是一個開始,其執政穩定性依然受到質疑。
與此同時,歷屆日本政府支持率“高開低走”的模式、與維新會倉促達成的且相對鬆散的“閣外合作”的脆弱性、高市早苗過於鮮明的右翼保守色彩在自民黨內部存在的爭議等因素,依然是高市政權不夠穩固的隱患。
Saxo Markets策略師Charu Chanana表示,不確定性依然很多,考慮到聯合執政的復雜局面,很難判斷財政政策前景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將如何發展。
儘管不夠明晰,但未來將重點發力的國防和科技等“主題型”領域正在推動日本股市上漲。高市早苗對日本央行緊縮政策的“厭惡”也順理成章地打擊日元匯率,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透支定價短期內依然有助於美元保持堅挺。
相較之下,日債殖利率的前景可能並不像早期“高市交易”所押註的持續上揚,反而“日債扁平化交易”(即長短期殖利率差距縮小)正在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在提出減稅和負責任的積極財政的同時,高市政府並沒有具體說明如何穩定財政來源,其經濟政策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分析認為,新公佈的施政方案並沒有此前預期的那麼激進,這令日本長債殖利率保持相對穩定。
住友策略師Ayako Sera表示,鑒於高市政府的基礎仍然薄弱,擴張性財政計劃不太可能如此迅速推出。目前來看,日本長債似乎被低估了,加上市場對壽險公司加大配置力度的預期升溫,共同推動殖利率曲線趨平。
而在短端利率上,雖然日本央行加息步伐可能受到阻礙,但持續高於目標的通膨率和有彈性的日本經濟基本面仍有望令日本央行緊縮政策繼續前行。
Vanguard指出,他們正在佈局殖利率曲線扁平化交易——增加更高兩年期掉期利率的押註、做空五年期日本國債、做多25年年期超長期國債。
Saxo的Chanana補充道,如果新聯盟傾向於加大刺激力度,而日本央行保持漸進式貨幣政策,那麼日圓走弱將繼續成為股市的順風因素。但任何聯盟摩擦或日本央行加速貨幣政策正常化,局面將會翻轉——很可能導致日圓走強、日經指數增長動能中止,日本國債波動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