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三花智控(02050.HK)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同比增长12.77%;归母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81%。整体来看,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240.29亿元,同比增长16.86%;净利润32.42亿元,同比增长40.85%,盈利增速亮眼。
主业双轮驱动,现金流充沛
三花智控业务涵盖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两大板块,同时正积极拓展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这一新兴领域。
作为全球制冷控制元器件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领军企业,三花智控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与家电能效标准升级。
凭借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高市占率及与客户的深度绑定,公司业绩增长稳健。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三花智控第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表现平稳,环比略有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制冷业务是三花智控的传统优势板块,该业务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较为完善,开利、博西家电、大金、格力(000651.SZ)、海尔(06690.HK)、日立、松下等行业头部企业均是其客户,这为该业务稳健增长打下了基础。在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为破百亿元,同比增长25.5%,国内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和海内外低能耗政策为该业务带来的红利仍在持续。
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三花智控的客户涵盖了奔驰、宝马、比亚迪(01211.HK)、福特、吉利(00175.HK)、通用汽车、零跑(09863.HK)、理想(02015.HK)、蔚来(09866.HK)、Stellantis等知名车企。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热管理系统需求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
两大主业稳步推进,不仅带动公司盈利稳步提升,也带来充裕的经营现金流。前三季度,三花智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41%,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多家机构预测,2025–2027年公司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5%,随着高毛利的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盈利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机器人业务蓄势待发?
基于在机电零部件领域的长期积累,三花智控自2022年起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赛道,并将其明确列为继制冷与汽车业务之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执行器作为人形机器人中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堪称“机器人的动力电池”,其性能直接决定整机的运动精度与稳定性。
2024年,三花智控专门成立机器人事业部,配合客户推进全系列产品的研发、迭代与送样,目前已获客户认可并逐步实现量产。公司在业绩报告中表示,正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推出更轻、更小、更精密的机电执行器产品。
尽管仿生机器人执行器已进入客户研发体系,但相较于专业机器人企业,三花智控布局稍晚,尚未形成大规模量产,短期内对营收贡献有限,未来发展仍需观察其业务拓展进度。
近期市场曾传出“三花智控获特斯拉6.85亿美元Optimus线性执行器订单”的消息,并一度推高公司股价。不过,三花智控已发布公告澄清,称该消息不实。
值得一提的是,三花智控早年已成为特斯拉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供应商。考虑到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量产将依托现有汽车供应链体系,而三花智控在北美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制造与全球交付能力,这为其未来争取特斯拉机器人订单提供了独特优势。
多家投行对三花在机器人领域的潜力持乐观态度。东方证券指出,公司在机器人执行器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在产业化浪潮中抢占更高市场份额。
能否跻身“港股100强”?
作为港股市场的新晋上市公司,三花智控自2025年6月23日挂牌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已接近90%,显示出市场对其在制冷、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布局的高度认可。
“港股100强”评选历来关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持续优化榜单结构,增设多项细分榜单,以更全面捕捉市场趋势。据悉,第十二届“港股100强”评选已正式启动,除“综合实力100强”主榜单外,还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在新能源行业迎来发展拐点的当下,三花智控能否凭借其“三驾马车”的业务格局成功入选本届“港股100强”,值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