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25年三季度财报披露接近尾声,作为A股市场“定海神针”的“中字头”板块成分股陆续公布三季度业绩。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尽管个别“中字头”企业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但整体而言,前三季度业绩展现了强劲的增长韧性,其中不乏超预期表现。
基建板块承压,龙头业绩有分化
中国中车公告称,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838.65亿元,同比上涨20.49%,归母净利润为99.64亿元,同比上涨37.53%。
中国中车是全球轨交龙头,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动车组招标规模维持高位,得益于铁路装备高景气,中国中车旗下铁路装备业务和新产业业务收入增加,驱动整体业绩增长。
不过,第三季度,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641.07亿元,同比增长2.50%;归母净利润27.19亿元,同比下降10.70%,低于市场预期。
业绩公布后,10月31日截至发稿,A股的中国中车(601766.SH)重挫4.6%,港股的中国中车(01766.HK)股价更是跳空大跌8.9%。
作为基建领域的龙头,中国建筑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万亿元,同比下滑4.2%;归母净利润381.82亿元,同比下滑3.8%。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99.12亿元,同比下降6.6%;归母净利润为77.7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1%。

10月31日截至发稿,A股中国建筑(601668.SH)股价亦下挫3.89%。
海运茅业绩好于预期
备受关注的海运茅、中远海控发布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5.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09%;归母净利润270.70亿元,同比下降29.00%。
第三季度公司营收584.99亿元,同比下降20.4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5.33亿元,同比下降55.14%。
考虑到海运行业显著的周期波动,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则大幅增长63.2%,显示出季度盈利的回升势头。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显示,中远海控业绩好于预期,公司拟分红回购回报股东。中远海控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人民币0.56元(含税),派发总额约86.8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50%。今年前三季度,公司A+H市场总回购3.4亿股,回购净额约41.85亿元,公司拟四季度开启新一轮回购计划,拟在三个月内回购A股5000万至1亿股,回购股份用于注销。
10月31日截至发稿,A股中远海控(601919)涨逾1%,港股中远海控(01919.HK)涨1.42%。中远海控的稳健分红及回购,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股价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其他中字头个股,比如中国神华(601088.SH)、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石油(601857.SH)等均发布三季报,整体较为平稳,部分公司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也有部分企业表现不俗,如中国稀土(000831.SZ)三季报增长亮眼,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公司销售结构优化。
“中特估”或吸引资金关注
有市场人士称,近日科技板块迎来调整,海外AI泡沫的讨论甚嚣尘上,港A两市或面临板块轮动,资金寻找低估值轮动,整体来看,中字头概念(号称“中特估”)相对于科技类股票涨幅较小,板块估值水平不高,如中远海控目前动态市盈率仅6.45倍,中国中车目前动态市盈率16.5倍,安全边际凸显,股价调整之后或易吸引配置型资金的关注。
此外,“十五五”规划开启,国资改革进程或加速,此前稀土、船舶行业的央企并购重组案例,引爆了市场的热情,这也进一步导致中字头板块备受关注。后续该板块是否出现并购重组,未来是否有新的改革举措,无疑都激发着市场的想象力。
第十二届港股100强启动,中字头板块脱颖而出?
需要指出的是,中字头板块是港股的核心板块之一,备受机构关注,中国铁建(01186.HK)、中国交通建设(01800.HK)、中国中铁(00390.HK)、中国中车(01766.HK)、中国中冶(01618.HK)、中远海控等“中字头”公司曾多次入选“港股100强”评选,并在多个榜单中荣获不错排名。
目前,第十二届“港股100强”评选活动的准备工作已正式启动,榜单候选筛选正有序推进,且拟增设多个细分榜单,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中字头等关键领域,深度呼应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动态。这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投资参考,也为优质央企提供了展示平台。那么,哪些“中字头”企业能在这场权威评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