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持续的经济数据透明度不足以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的背景下,本周的投资者本已备受煎熬,而两起地区性银行披露的贷款欺诈指控,则如同一颗投入本已脆弱市场的石子,激起了轩然大波,直接引爆了新一轮的市场恐慌和动荡。
据总部位于盐湖城的Zions银行披露,已对Cantor II和Cantor IV投资基金提起诉讼,追讨其借出的6000多万美元贷款。
该行称这些基金利用循环信贷额度购买不良商业抵押贷款,其中约5000万美元可能无法收回,并已对两名未透露姓名的借款人提起法律诉讼,但强调这只是一起孤立事件。
但几乎同时,总部位于凤凰城的Western Alliance也表示向同一批借款人发放了贷款。
面对两家银行的指控,Cantor基金集团相关负责人Andrew Stupin和Gerald Marcil的律师Brandon Tran则发表声明,强烈否认所有不当行为指控。
“这些指控毫无根据,歪曲了事实,”Tran 说。“我们相信,一旦所有证据都摆出来,我们的客户将得到完全的辩护。”
尽管这两起事件涉及的金额仅数千万美元,与近期其他信贷爆雷事件相比损失规模相对较小,但市场的反应却异常剧烈。
Zions和Western Alliance的股价在消息披露后分别重挫13%和11%,成为市场恐慌情绪的直接受害者。
这种恐慌迅速蔓延至整个地区性银行板块,标普区域性银行精选行业指数(S&P Regional Banks Select Industry Index)周四暴跌6.3%,创下4月来最差单日表现。即便是规模更大的金融公司也未能幸免,标普500金融服务板块周四下跌2.8%,同样是自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日所有大型金融股均以绿盘报收。
市场如此剧烈的反应,深层原因在于投资者对更广泛信贷危机的担忧日益加剧。这种担忧在近期本就因经济数据不明朗和贸易摩擦加剧而日益积累,此次事件无疑是点燃火药桶的导火索。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发出的“蟑螂”警告——“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可能还有更多”——此刻仿佛言犹在耳。
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Mike Mayo表示:“到目前为止,这些似乎都是一次性事件,但一次性事件已经足够多,人们开始期待更多。” “信贷市场如此繁荣的时候,容错空间不大——好景不长,坏账也随之而来。所以我认为,今天谨慎战胜了乐观。”
这种“一次性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急剧上升,“先卖再说”的心态迅速在市场参与者中蔓延开来,导致抛压汹涌。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也指出,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投资者倾向于“先卖出,后提问”的敏感领域,一旦出现负面信号,市场情绪的快速恶化和集体非理性抛售,成为比银行资产负债表本身所面临的实际风险更大的担忧。
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2023年硅谷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倒闭的惨痛记忆仍然历历在目,那场危机引发的市场震荡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冲击尚未完全消散。
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便指出,正是这种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记忆,可能是投资者在周四做出如此强烈恐慌反应、股市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