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11月3日 - 星巴克SBUX.O在首席执行官尼可(Brian Niccol)上任并启动重组约一年后,周一宣布将其中国业务控股权出售给博裕资本,交易价值为40亿美元。nL6S3WF0VU
随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星巴克并不是第一个剥离或部分剥离在华业务的美国品牌。
以下是其他已经削减在华业务风险敞口的美国公司名单。
百思买
2014年,百思买(Best Buy) BBY.N将其拥有184家门店的五星电器出售给浙江佳源集团,退出了中国实体零售市场,理由是将战略重点放在北美。百思买一直苦于在拥挤的中国市场与本地对手竞争,其他美国公司也抱怨在中国经营变得更加困难。
百胜餐饮集团
2016年,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拥有者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YUM.N以4.6亿美元的价格,将百胜中国业务的股份出售给春华资本集团
和阿里巴巴集团9988.HK。
同年晚些时候,由于食品丑闻和营销失误,在维权投资者的压力下,百胜中国被分拆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单独上市。
自那以后,百胜中国的肯德基门店和肯悦咖啡发展迅速,肯德基在中国有12,000家门店,超过其美国门店数量。
优步
2016年8月,优步(Uber)将其中国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作为交换,Uber投资者获得了滴滴约20%的股权,结束了双方激烈的价格战。该项交易对新实体的估值约为350亿美元。
麦当劳
2017年,麦当劳以高达21亿美元的价格将其中国和香港业务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了国有企业集团中信0267.HK和凯雷集团。当时,麦当劳在中国正遭遇过期肉丑闻风暴、以及本土连锁店的激烈竞争而陷入困境。
麦当劳于2023年收购凯雷集团持有的28%股份,将其在中国业务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8%,整体估值达60亿美元。麦当劳执行长Chris Kempczinski表示,公司希望“从我们增长最快的市场的长期潜力中获益。”
相较于其他选择撤资的美企,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 WMT.N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分支的控制权。该公司正在扩大其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山姆会员店(Sam'sClub)的门店数量和在线业务。
亚马逊
为遵守中国的监管规定,亚马逊AMZN.O将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云业务在中国的部分实体资产出售给了当地合作伙伴光环新网。此次出售价值约20亿元人民币。
亚马逊于2019年关闭其中国境内的电商平台,转而专注于跨境电商与云端业务。
GAP
由于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续面临逆风,美国服饰零售商Gap于2022年11月同意将大中华区业务出售给宝尊(Baozun)。
宝尊当时表示,其子公司将以最高5,000万美元收购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及台湾盖璞有限公司,运营Gap的大中华区业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