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伦敦9月17日 - 美国经济增长超过3%,股市创历史新高,通胀率也依然高于目标,美联储或许还要刺激经济增长。问题是,没有人确切知道美联储还需走多远才能开启刺激模式。
抛开巨大的政治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恢复降息的根本理由在于美国就业市场疲软、 住房负担能力持续存在问题,以及对明年此时经济可能下滑的担忧。
然而由于移民潮停滞,而且就业“疲软”可能与劳动力供求有很大关系,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尚有争议。房地产市场也依然略显扭曲,因新冠疫情期间抵押贷款利率大幅下降,导致房主不愿出售房产。
另一方面,无论贸易关税的持久影响如何,美国零售销售仍同比增长5%,股市飙升至历史新高, 整体金融状况为三年来最宽松,通胀继续高居美联储目标之上。
鉴于这种好坏参半的局面,美联储的最佳行动方案或许是转向中性--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利率。但一如既往,确定中性利率这个“圣杯”究竟在哪里是一项复杂而棘手的任务。
从某些指标来看,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会将利率推至接近甚至低于中性区间。如果美联储今天降息50个基点,或者10月第二次降息25个基点(目前市场认为有80%的几率),可能就进入刺激模式,这引发了人们对顺应白宫的要求是否已经超越美联储传统评估的质疑。
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中性利率
美联储长期以来用于确定难以捉摸的中性实质利率的模型——由纽约联储总裁威廉姆斯参与的劳巴赫-威廉姆斯模型--目前估算R-star中性利率为1.37%。
如果今天晚些时候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中点下降 25 个基点至 4.125%,基于7月最新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的现行实质联邦基金利率将降至 1.225%--这只是温和刺激,但并不是超级刺激。
然而,如果8月核心PCE的普遍预测为2.7%,由此产生的实质联邦基金利率仍将维持在1.425%的水平,从而强化进一步降息的呼声。
但鸽派人士指出,2023年修订后的R-star模型已根据疫情相关的供应扭曲进行了调整。该模型估算中性利率低至0.85%。事实上, 威廉姆斯本人最近也暗示,“经增长调整”后的中性利率可能仍将停留在疫情前的低位0.5%左右。
假设修订后的霍尔斯顿-劳巴赫-威廉姆斯模型是更正确的估算,那么在今天降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距离走出限制性区域至少还有50个基点--而到年底再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才能使其恢复中性。
总体而言,到明年年底降息约125个基点可能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降息150个基点,这表明他们认为美联储届时将进入刺激模式。
关于模型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关注美联储决策者自己的想法或许更为重要--尤其是在联储发生人事变动的情况下。
美联储今日晚些时候将更新“点阵图”预测,但需要注意的是, 根据6月份的预测,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将降息两次。相应的“中性”长期政策利率为3%,R-star中性利率估值为1%。
周三的焦点将集中在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测中值是否会从两次变为三次--因为市场尚未完全消化这种转变。
由于美联储面临的政治压力巨大,所有这些“科学”最终可能都变得无关紧要。
特朗普总统令人瞠目地要求政策利率降至1%,这表明他没时间考虑模型。要么他真正想说的是实质利率1%,而这意味着他认为利率应该迅速降至3.7%。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也许他与市场定价或美联储的行动方向相差并不远--但这只是一个很大的“如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