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征收50%的高额关税令美印数十年来的亲密关系降低至“至暗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压力,印度此番没有选择低头妥协,而是狠下心倒逼国内进行深刻性改革,剑指恶化印度营商环境的税收制度和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
8月27日周三,因不满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美国政府宣布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对印度再加征25%额外关税并在周三生效,使得美国对印度关税税率达到50%,印度成为美国征税最高的亚洲国家。
4月以来,美印进行了五轮经贸谈判,但最终失败结果仍使得两国政府最终“分道扬镳”。面临50%关税的印度商品将包括服装、珠宝、鞋类、家具和化学品等,威胁印度数千家小型出口商和大量就业机会。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Indian Export Organisations)指出,新关税将扰乱印度最大出口市场的出口,约55%的出口产品面临30%-35%的价格劣势(相较于越南、孟加拉国和中国等竞争对手)。
面对这一压力,莫迪政府“意外”宣布大规模内部改革行动。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近日宣布削减消费税,这比印度官员预期的税改方案发布时间提前了数月。
为刺激国内消费支出,新的税改方案将税收类别从4个削减至2个,分别从原先12%和28%的征税标准下调至5%和18%。
去年印度的私人消费支出占印度经济的63%,为亚洲主要经济体最高,但过去几个季度家庭消费一直在放缓,原因包括越来越多印度人正在“去杠杆”、城市地区失业率有所上升和美印贸易紧张局势等。
印度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刺激措施,如削减直接税和间接税、在预算中提供所得税补助等,但分析师认为,印度政府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财政行动才能刺激消费支出和为增长提供空间。
澳新银行表示,在这种环境下,常规政策工具很难发挥良好作用,唯一的出路就是采取稍微严厉的改革。
除了突击商品和服务税改革,莫迪在8月15日的独立日演讲中谈到了“下一代改革”,包括降低公司合规成本和废除冗杂法律的政策变革。
长久以来,印度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包括层层许可、重叠的法规和缓慢的审批流程严重阻碍国际企业或投资人在印度开展商业活动。
野村分析师表示,从放宽外国投资人的规则到放宽劳动力和土地限制,这些印度政府目前需要做的一些改革的目标是“改变人们对印度投资的看法”。无论美国正在发生什么,只要印度发出改革的信号、降低经商成本,印度依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野村表示,很明显,美国的关税正是这些变化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