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专栏》每日150万桶原油去向成谜,IEA供应过剩预测遭质疑

路透社2025年10月16日 06:00
  • IEA预计石油市场供应严重过剩
  • IEA报告称,8月每日有150万桶原油去向不明
  • IEA的悲观预测与OPEC看法形成鲜明对比

- 国际能源署(IEA)继续预测油市将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但每日近150万桶原油的去向不明,这使得该预测受到质疑。

数月来油市一直难以确定明确的方向,油价一直限于窄幅区间波动,交易员们试图厘清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其他预测机构截然不同的供需预期。

由于全球产量增长,IEA长期以来一直预测今明两年将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该机构在周二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给出了更加悲观的展望,预测2025年供应将出现235万桶/日的过剩,明年将达到400万桶/日,接近全球需求的近4%。

OPEC则预计全球石油供应将在2026年前大致与需求保持同步。鉴于现已进入2025年第四季,这种预测差异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最大商品市场的漫长历史中实属罕见。


失踪的原油


IEA在周二的报告中还指出,8月全球石油供需数据中仍有147万桶/日的原油去向不明,相当于全年需求的1.4%。这让本就复杂的原油市场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比之下,IEA 7月失踪的规模为85万桶/日,第二季整体为37万桶/日。

147万桶/日是个惊人的数据盲点,对全球供需整体平衡具有重大影响。IEA数据显示,8月石油供应过剩204万桶/日,这意味着理论上供应过剩可能扩大至350万桶/日,也可能缩小至50万桶/日。这种巨大差异可能对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


IEA表示,8月的数据差异“可能源于报告数据的时间滞后或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缺失”。

完全厘清这些失踪的原油需要时间。但可以合理地推测,这一缺口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全年一直困扰原油市场的两个因素:受严格制裁的石油交易和中国的大规模囤积石油。

首先,问题在于受制裁原油实际交易量有多少。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上周海运原油量达到12.5亿桶,创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剔除疫情时期数据,海上浮仓库存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海上库存增加很可能是陆上库存急增的前兆,从而导致全球供应严重过剩。

然而,超过四分之一的海上库存来自三个面临西方制裁的国家: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产油国的大部分原油都通过所谓的“影子舰队”来运输,这些油轮为了规避制裁,通常会关闭卫星应答器来隐藏行踪。这使得追踪海上石油运输变得更加困难,也可能解释了IEA报告中部分失踪原油的去向。


其次,中国庞大的石油储备规模也存在不确定性。据IEA,全球可观测库存在1月至8月期间增加了2.25亿桶,达到四年来最高水平,并预计9月库存将进一步增加。

库存增幅中很大一部分显然发生在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然而,中国并未正式披露其石油储存能力规模或库存变化情况。由于缺乏政府数据,交易商只能依靠二手资料来估算中国快速扩张的储存网络的规模和利用率。

IEA援引卫星分析公司Kayrros的数据估计,2025年4月至8月期间中国原油库存增加了1.1亿桶。但鉴于缺乏确切数据,中国原油库存增幅可能远超这一数字,从而解释了IEA报告中另一部分失踪的原油去向。

在全球庞大的石油市场,计算产量、消费、出口和库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IEA报告中失踪的原油之谜可能预示着,随着地缘政治因素使该市场很大一部分变得不透明,未来要计算这些数据将变得更加艰难。(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