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伦敦9月24日 - 国际社会即将重启对伊朗的制裁,这可能无法阻止伊朗至关重要的石油出口,却可能使中国炼油商受益,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大份额的伊朗折价原油。
英国、法国和德国指责德黑兰未遵守2015年与世界大国达成的防止其发展核武器的协议,这欧洲三大国于8月28日启动了一项为期30天的程序,将触发联合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为了避免再次遭受制裁,伊朗和欧洲外交官周二在纽约进行了最后一搏的谈判努力,但要逆转这一被称为回弹机制(snapback)的快速重启制裁程序似乎希望不大。
惩罚措施将于本月底生效,包括武器禁运、限制弹道飞弹试射和技术、资产冻结、旅行禁令以及禁止生产核子相关技术。此举也将为欧盟和英国重新对伊朗银行业、航运业和能源业实施限制提供法律依据。
快速重启制裁实际上可能意味着2015年伊核协议的终结,中国和俄罗斯已表示不会予以支持。
图:伊朗的石油出口
打地鼠游戏
自2010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一直针对其石油业,以就其核子计画向德黑兰施压。
然而,随着伊朗、贸易商和买家(尤其是中国)为规避制裁而建构起复杂而不透明的网络,美国制裁的影响逐渐减弱。
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幅扩大制裁范围,将数千名个人、油轮、贸易商以及中国炼油厂和港口列为制裁目标,试图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但这些“打地鼠”式的举措对石油运输几乎没有任何效果,而且效果往往是短暂的。
渔翁得利
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触及低点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已逐渐回升,在2024年达到了150万桶/日,其中近五分之四销往中国。今年迄今为止,伊朗原油的出口量小幅上升至160万桶/日。
尽管据信伊朗原油的售价低于国际价格,然而近年来,石油出口的复苏已成为伊朗重要的收入,2024年,石油和石化产业约占伊朗GDP的四分之一。
制裁的快速恢复将为与伊朗打交道增添新变数,让任何试图规避制裁的人更加难以应对。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参与逃避制裁的人很可能会想出新的方法来绕过障碍。
制裁举措或许能让一些亚洲买家却步,但不太可能阻止中国买家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事实上,中国炼油商反而可能接盘别人不想要的伊朗石油,从而使他们更有筹码以更大的折扣购买伊朗石油。
图:中国的石油进口
制裁有效性减弱
中国反对对伊朗实施制裁。自2022年以来,中国官方数据已停止报告其伊朗原油的进口状况,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被西方放大检视。
近几周,中国无视西方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从受到严厉制裁的俄罗斯Arctic LNG 2设施进口了数批液化天然气。
因此,即使面对新的制裁,中国买家也不太可能减少从伊朗的采购。
西方对伊朗以及俄罗斯制裁的有效性逐渐减弱,这正成为当今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一大特征,形成了合规和不合规交易的双层体系。
2015年伊核协议的破裂和制裁的恢复,不太可能对伊朗石油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只会使它进一步隐身在国际贸易的暗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