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9月4日 - 本周在北京举行的事关重大的能源外交表明,中国愿意无视美国总统特朗普孤立俄罗斯、维护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的努力。
在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同出席本周举行的阅兵式,以展示北京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
中国周二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这一盛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俄气/Gazprom)宣布,双方已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将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每年可经蒙古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nL6S3UP0GL
此外,俄罗斯还将通过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从每年380亿立方米增加到440亿立方米。
双方还同意将俄罗斯通过远东地区萨哈林岛管道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量提高20%,达到每年120亿立方米。
综合来看,这再次表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信号,表明中国不打算在美国的压力面前退缩。
**主导地位**
当然,新西伯利亚项目仍面临几个主要障碍。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双方尚未就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价格达成一致。俄气首席执行官表示,价格将低于欧洲买家过去支付的价格。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需要额外的供应量。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数据,近年来,中国企业已签署了多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其中包括与美国生产商的协议。到2030年,每年的额外供应量约为500亿立方米。
此外,根据IEEFA的数据,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提高了28%,达到2,464亿立方米。
更大的问题可能是战略上的。
新项目的完成将巩固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天然气供应国的地位--这可能是北京方面的一个担忧。
根据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数据,到 2024 年,俄罗斯将供应中国约 22% 的天然气进口量,即约 380 亿立方米(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交付)。
假设中国天然气需求增加,现有管道新增的天然气输送量将使俄罗斯在中国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明年上升至四分之一以上。
新管道很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使用,如果再增加500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将使俄罗斯在中国天然气进口中所占的份额翻一番。
这似乎会破坏北京数十年来减少对能源进口依赖、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的努力。
**政治挑衅**
但在当今新的全球环境下,更重要的是普京和习近平表现出对该项目成功的政治投入。
对于俄罗斯来说,该协议为其丰富的天然气储备提供了一个长期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欧洲几十年来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市场,但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开始逐渐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对中国来说,这似乎是在与华盛顿的经济对峙中再次发出警告。
从实际层面来看,从俄罗斯进口更多天然气将减少北京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需求,而这是许多其他国家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中做出的主要承诺之一。
然后还有表达违抗的愿望--这本身就是一种谈判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实施严厉制裁,中国上周仍从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工厂进口了首批液化天然气,这削弱了特朗普孤立莫斯科、就乌克兰问题向普京施压的努力。该工厂的其他货物可能正在运往中国。
能源外交的新时代正在迅速发展,目前看来,这正在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更加紧张的关系埋下伏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