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于预期的中国经济数据令该综合体承压,而美元走强则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中国能源需求担忧加剧
昨日石油价格走势起伏不定。美元走势、对中国需求的担忧,以及对今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平衡趋紧的预期,都促成了这个动荡的交易日。然而,随着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收于85美元/桶以下,美元走强和对中国需求的担忧显然是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昨日发布的数据相当悲观。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1%。此外,6月份中国的炼油活动进一步放缓。炼油厂当月日产量约为1425万桶,同比下降3.7%。与此同时,今年前六个月的累计原油加工量为1450万桶/天,同比下降0.4%。贸易和产出数据还显示,6月份中国的表观石油需求降至每日1370万桶左右,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洲天然气价格昨日小幅走低。由于欧洲天然气储存突破81%的满分,TTF当天收低1.1%。在没有任何重大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储存量有望在下一个供暖季之前达到100%。
液化天然气市场继续面临一些供应中断。在飓风Beryl袭击之后,美国自由港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仍未恢复正常运营。不过,预计从本周开始,该核电站将分阶段重启。
金属——中国铝产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铝产量连续第二个月攀升至创纪录高位。由于冶炼厂在利润率提高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量,6月份产量同比增长6.2%,达到367万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地区增加了新的产能,而西南部的云南省在雨季水电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恢复了大部分产能。上海金属市场(SMM)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铝产量累计同比增长6.9%,至21.55万吨。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多数贱金属昨日交易承压,在中国公布令人失望的增长数据和美元走强之后,铝价跌至3个月低点。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4.7%,为五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本周召开的中国三中全会将成为焦点,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将面临更大压力,要求他们在制定长期经济和政治政策时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