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美股观点分化:后市到底是会涨?还是会跌?

TradingKey2025年11月6日 06:27

1.引言

TradingKey - 2025年年初以来,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了约15%和21%。其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持续降息、人工智能乐观情绪以及强劲的企业盈利增长。然而,近期美股触顶回调,投资者对其后续走势的预判已明显分化。电影《大空头》原型Michael Burry旗下的Scion基金,在最新曝光的13F文件中显示,已用八成仓位做空英伟达与Palantir。同时,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多家华尔街投行也高调唱空,二者在香港峰会上均对美股当前估值表达谨慎态度,并警告市场或面临重大调整。与之相反,德意志银行将标普500指数目标价定为7000点,美国银行看好美股11月的季节性反弹,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其仍存在温和上涨机会。

看空者将当前美股类比20世纪90年代末期,指出高估值、高通胀、高科技企业交叉投资是美股后续走势的三大利空。被动型投资者建议减持SPY、QQQ等大盘ETF;主动型投资者需在降低权益类仓位的同时,关注防御性板块 —— 公共事业板块的爱迪生联合电气(ED)、西北天然气(NWN),消费必需品板块的可口可乐(KO)、奥驰亚(MO),以及医疗健康板块的强生(JNJ)、艾伯维(ABBV)。

看多者主要从就业市场、预防型降息及企业盈利高增长三个维度,论证美股上涨潜力,建议加仓大盘ETF。主动型看多者可重点关注降息受益显著的板块及个股,例如科技板块的英伟达(NVDA)、微软(MSFT),房地产板块的住宅建商莱纳(LEN)、仓储REITs龙头普洛斯(PLD),以及黄金矿业龙头纽蒙特(NEM)。我们认为当前美股具备较大上涨潜力,但也正视股市可能存在的下跌风险,因此采取多头策略并设置严格止损点位。

2. 看空者的悲观情绪

2.1高估值

看空者无一例外都将当前美股与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提并论。最核心的可比点便是高估值。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核心驱动力,正是 “新经济” 的市场叙事。在那个阶段,公司是否实现盈利并非关键,只要与互联网概念沾边,股价就能飙升,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曾一度攀升至100倍。

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似,当前的AI叙事正大幅推高美股股价,如今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已超过35倍。尽管这一数值尚未达到互联网泡沫顶峰时的100倍,但当前市盈率已远高于5年均值,且与2个标准差水平持平(图2.1)。从金融统计逻辑来看,2个标准差意味着该估值水平已超出95%的历史正常区间,这表明当前美股估值过高已是明确事实。

高估值引发美股下跌风险,其核心在于估值与支撑逻辑的失衡。首先,美股尤其是科技巨头估值多依赖AI叙事和流动性推升,企业的未来收益或已被提前透支。其次,若美联储降息力度弱化,无风险收益率(如10年期美债)上升使贴现率提高,大幅压缩成长股估值空间,尤其冲击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再者,估值高位时市场脆弱性加剧,政策扰动、技术竞争等因素易引发信心坍塌,资金踩踏式撤离进一步放大跌幅。

图2.1:纳指市盈率

Nasdaq-PE-Ratio

来源:World PE Ratio,TradingKey

2.2高通胀导致降息力度弱化

当前与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形成时期的第二个相似点,是高企的通胀。1998至1999年,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地缘政治与供需关系影响阶段性飙升,形成供给端冲击;同时,前期为应对 “无就业复苏” 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仍存滞后效应,叠加经济扩张期需求回暖,共同推升了物价。这些因素导致1990年代末期美国通胀高企,而高企的通胀迫使美联储自1999年起持续加息,耗尽市场流动性,最终戳破互联网泡沫。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持续作用、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可能引发的货币供应过剩,以及供应链瓶颈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共同影响下,美国通胀自今年4月起持续走高,9月CPI同比上涨3%,显著超出美联储2%的目标(图2.2)。若通胀继续上行,将迫使美联储采取鹰派立场。尽管量化紧缩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终止,但美联储由鸽转鹰,意味着降息力度会减弱、节奏会放缓,届时可能重现2000年初的情景,导致美股崩盘。

图2.2:美国CPI(%,同比)

US-CPI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2.3高科技企业交叉投资

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和当前形式的最后一个共同点是,高科技企业间掀起的交叉投资热潮。当年,公司为抢占互联网市场,纷纷入股同行或初创企业,形成复杂股权网络。这种互投推高估值:A公司投资B,B再投C,循环中每笔交易都成“增长证明”,吸引更多资金追捧。风险被掩盖,股价脱离基本面,泡沫急速膨胀。监管松弛、投机情绪主导,任何负面消息即可引发连锁抛售。

如今,类似模式重现。高科技巨头与独角兽间频繁换股、战略入股,构建生态联盟。AI、云计算、电动车等领域,一家公司融资常伴多方巨头跟投,估值水涨船高。如NVIDIA和微软对OpenAI的投资、亚马逊和谷歌对Anthropic的投资。互投信号放大市场信心,资金蜂拥而入,推升纳斯达克等指数。企业间“抱团”看似稳固,实则隐藏流动性风险:一旦市场利率上升或盈利不及预期,互持股权贬值,恐触发多米诺效应。总之,交叉投资虽加速创新,却易酿成估值幻象,导致美股泡沫脆弱。

2.4看空者策略:减持SPY、QQQ及投资防御型股票

若你持看空立场,被动型投资者应减持SPY、QQQ等大盘ETF;主动型投资者则需在降低权益类仓位的同时,关注防御性板块,包括公共事业板块的爱迪生联合电气(ED)、西北天然气(NWN),消费必需品板块的可口可乐(KO)、奥驰亚(MO),以及医疗健康板块的强生(JNJ)、艾伯维(ABBV)。

3. 看多者的乐观情绪

3.1就业市场疲软强化降息力度

看多美股后市者,主要从就业市场、预防型降息及企业盈利高增长三个维度,论证美股的上涨潜力。当前就业市场疲软,看似是经济层面的坏消息,实则对股市而言是利好。尽管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多项关键数据延后发布,但从图3.1可见,今年一季度起,大小非农数据呈下降趋势,且已连续数月经历下修;同一时期,失业率则呈上升态势,这些现象均反映出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状态。

美国就业市场疲软将成为美联储持续降息核心推力,根源在于其与美联储“双重使命” 及经济循环的深度绑定,可从三方面分析。首先,就业疲软冲击美联储核心使命。其法定职责是平衡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就业降温会使政策重心向宽松倾斜。其次,就业疲软动摇内需增长根基。美国消费占GDP超三分之二,就业支撑消费能力,虽10月ADP非农数据超预期,但远低于过去12个月均值,会通过收入预期传导至消费端,形成经济收缩循环。最后,降息是对冲就业恶化的有效工具。降息能降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招聘投资,还可减轻家庭借贷压力、提振消费。2025年9 - 10月美联储两次分别降息25个基点,就是为遏制就业下滑。而持续降息本身是推高美股的原动力。

图3.1:美国就业市场

US-Labour-Market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3.2经济仍显韧性及预防型降息

经济增长放缓虽对美股构成压力,但降息政策将形成对冲支撑。降息周期可分为两种类型:纾困型和预防型。在历史上六次降息周期中,有三个是纾困型降息,通常由经济衰退引发。在这些时期,衰退的负面影响往往超过降息的积极效应,导致股市下跌。而另外三个是预防型降息,通常是为应对经济放缓而非衰退。在这些情况下,降息的积极效应大于经济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股市上涨(图3.2.1)。

从当前美国经济来看,需求端增长依旧显著,零售销售同比增幅在今年5月触底后便持续回升。生产端方面,尽管制造业PMI仍处于50枯荣线以下,但占GDP比重超七成的服务业,已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图3.2.2)。实际年化GDP环比增速也得以大幅改善,从今年一季度的负值转变为二季度的正值。不仅如此,二季度增长的最终值较7月公布的初始值上修0.8个百分点,录得3.8%。综合来看,当前美国经济仍具备韧性,未来实现软着陆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见,本轮降息周期属于典型的预防型,会对股市产生净正面影响。而这一效应叠加对内减税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美股走高。

图3.2.1:标普500在降息周期中的表现

SPX-Performance-During-Rate-Cut-Cycles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3.2.2:美国零售销售与PMI

US-Retail-Sales-PMI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3.3虽然高估值,但高增长

看多者还观察到,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与当下AI爆发期的企业盈利表现形成鲜明反差。前者的核心特征是 “故事驱动估值”,企业普遍缺乏盈利能力,甚至以亏损换增长。当时市场抛弃传统市盈率估值,转而追捧用户数等虚指标,如1999年Yahoo虽实现6110万美元净利润,但前瞻市盈率高达60倍,而Webvan等企业未盈利却能以80亿美元估值IPO。多数公司依赖外部融资 “烧钱”,资产负债表脆弱,一旦流动性收紧便难以为继。

当前AI企业呈现 “盈利驱动增长” 特征,头部企业财务状况明显良好。截至目前,已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报的企业中,多数科技巨头营收与利润均超市场普遍预期。例如,亚马逊凭借AWS云业务加速增长、AI投资带来的显著回报及广告业务持续扩张,2025年三季度营收达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50.8%,净利润亦增长39%至212亿美元。苹果则受益于iPhone17系列热销、软件服务业务的高盈利能力,以及全球关税战逐步缓和,本季度末总营收增至10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9%,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的1021.9亿美元。因此,尽管当前纳指市盈率超35倍、估值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盈利可预测性强,这种 “业绩挂钩” 的增长逻辑,与当年投机性泡沫存在本质差异,这也为美股尤其是科技巨头后续的持续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

3.4看多者策略:加仓SPY、QQQ及投资利率敏感性板块

若你属于被动型看多者,且认可上述推动上涨的三大驱动力,建议加仓SPY、QQQ等大盘ETF,借标普500与纳指的上涨获取盈利。在三大驱动力里,降息是我们认定的主动力,因此若你是主动型看多者,需聚焦降息最受益的板块及个股。比如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最为敏感,英伟达(NVDA)依托AI芯片垄断地位,宽松环境下估值上涨优势显著;微软(MSFT)则得益于云计算投入增长与融资成本下降,盈利、估值双升的逻辑明确。房地产板块迎来需求与融资的共振,住宅建商莱纳(LEN)会受抵押贷款利率下行带动,订单量有望回升;仓储REITs龙头普洛斯(PLD)既能减轻扩张压力,又能凭借稳定股息吸引资金。贵金属板块会因美元与实际利率走低而受益,黄金矿业龙头纽蒙特(NEM)可直接享受金价上涨红利,防御价值十分突出。

4.总结

综上所述,看空与看多双方均各有三大利空与利多因素。被动型看空投资者宜减持SPY、QQQ等大盘ETF;主动型看空投资者需降低权益类仓位的同时,关注防御性板块 —— 公共事业板块的爱迪生联合电气(ED)、西北天然气(NWN),消费必需品板块的可口可乐(KO)、奥驰亚(MO),以及医疗健康板块的强生(JNJ)、艾伯维(ABBV)。

被动型看多投资者应加仓大盘ETF;主动型看多投资者可重点布局降息受益显著的板块及个股,例如科技板块的英伟达(NVDA)、微软(MSFT),房地产板块的住宅建商莱纳(LEN)、仓储REITs龙头普洛斯(PLD),以及黄金矿业龙头纽蒙特(NEM)。我们认为当前美股具有较大上涨潜力,同时也正视其可能存在的下跌风险,故采取多头策略并设置严格止损点位。

审核人Huanyao Fang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Tradingkey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推荐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