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阿里巴巴上周五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股价应声大涨13%。自年初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60%,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的地位。
每股收益和营收数据未能充分展现业绩亮眼程度,但云计算业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阿里云本季度营收达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一季度的18%显著提升。其中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营收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
但股价飙升的触发点不止于此——该公司正在自主研发AI芯片。此举意义重大:1)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降低对外国芯片供应商的依赖;2)解决中国市场痛点——人工智能机器面临芯片短缺困境;3)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AI生态系统,从而提升整体竞争护城河并实现成本效益。
然而实现芯片自主绝非坦途。阿里巴巴的核心专长始终在于商业与物流领域,硬件产品开发对他们而言是全新挑战。其次,芯片生产仍需依赖海外供应商,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存在。我们看到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巨头也在自研芯片,但即便对它们而言,这个过程也需要数年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不过阿里巴巴仍具备独特优势:其电商业务作为现金牛可支撑此雄心壮志,且资产负债表极为稳健。此外,自主芯片研发与政府长期战略高度契合,将获得强力政策支持。
阿里巴巴在直销、物流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7%增长(293.25亿元人民币),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0%(892.52亿元人民币),速递业务增长12%(147.84亿元人民币)。但问题主要不在于营收规模,而在盈利能力方面——这主要源于基于消费者补贴的商业投资和营销支出对营业利润的拖累。不过积极的一面是,其外卖业务饿了么正强势抢占美团和京东的市场份额。
云计算业务的强劲增长及自研芯片进展,抵消了电商板块的平淡表现。未来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将主要取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当前该股市盈率仅18倍,相较于美国云计算巨头(甲骨文、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及微软)仍存在显著折价。
TradingKey - 阿里巴巴将于8月29日盘前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的财报是中国股市中最受期待的,因为它可以被视为中国整体消费情绪的镜像。
该公司股价上涨46%,主要得益于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但近几个月来走势较为平缓。
尽管财报尚未发布,但其选择在周五而非常规工作日公布的消息已引发投资者关注。那么周五财报发布时我们应关注哪些重点?
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领域的激进投资(计划未来三年投资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是公司未来发展的焦点。2025年第四季度云计算营收同比增长18%,公有云与AI产品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尽管营收增速强劲,但云基础设施之外的变现能力仍存变数,资本支出增加可能压制利润率。
阿里巴巴或将披露大型语言模型(LLM)升级进展,包括Qwen新版本发布及各行业客户的模型应用情况。
投资者将关注用户增长与消费动能的持续性,尤其聚焦淘宝和天猫平台,同时关注通过全球AliExpress及土耳其Trendyol拓展国际市场的进展。市场份额稳定及通过费用和营销工具提升变现能力至关重要。
外卖业务方面,近期美团外卖展现强劲势头,投资者也将密切追踪该业务发展。另一焦点在于消费者激励力度,该项支出常对盈利构成重大压力。
阿里巴巴近期宣布计划通过香港联交所IPO分拆旗下斑马网络科技,持股比例将从44.72%降至30%以上,此举符合其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这表明资产剥离进程持续推进,周五财报电话会议或将深入探讨相关进展。
阿里巴巴积极实施股票回购,近几个季度已削减5%流通股,彰显管理层对股价被低估的信心。公司还将年度股息上调5%至每美国存托凭证1.05美元。这些举措传递出信心信号,但随着人工智能投资力度加大,阿里巴巴可能需要牺牲丰厚的股东回报。
中国股市整体向好,但阿里巴巴财报将成为重大考验。除电商业务外,公司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正处于追赶美国同行的初期阶段,因此市场情绪普遍乐观。但这也伴随着利润率承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