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9月22日 - 金融市场认为,欧洲央行将政策利率维持在2%,为自己找到了“舒适区”。但欧元大幅上涨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这意味着该央行可能不得不再次降息以防万一。
尽管美联储恢复宽松政策,但欧洲央行“应急降息”的威胁,可能会减缓美元兑欧元这一可以说是全球最关键汇率的进一步跌势,打消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元兑欧元将从最近的四年低点进一步下跌的看法。未来几个月,这很可能变成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本月欧洲央行会议之后,利率市场似乎得出结论:欧洲央行已完成本轮宽松政策,因此不会再寻求进一步微调利率。
欧元区通胀率为 2%,欧洲央行政策利率为 2%,长期通胀预期 EUIL5YF5Y=R也在2%附近。鉴于市场普遍认为欧元区经济的“中性”实际利率仍然为零,那么一切似乎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然而,欧洲央行鸽派人士继续担心进一步的通胀趋缓力量的风险,这种力量可能导致通胀持续低于央行 2% 的目标,而欧洲央行自身对明年和 2027 年的通胀预测也低于这一目标。
与以往一样,多重逆风正在发挥作用。德国巨额财政刺激措施究竟何时才能见效?美国破坏性的贸易政策最终将带来什么结果?在欧洲东部地缘政治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能源价格将如何变动?法国能否躲过一场财政危机?
但未来最明显的通货紧缩风险是,随着美联储降息,欧元将飙升。如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5 月份卸任后,美联储面临的政治压力加大,欧元的升幅可能会更大。
就连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上周的声明也对此表示认同,她表示欧元进一步上涨可能会进一步拉低欧洲央行的通胀预期。
上周晚些时候,即将卸任的葡萄牙央行总裁森特诺(Mario Centeno)表示,他认为下一步利率行动将是降息,因为他认为通胀率将回落至 2% 以下,而这是欧洲央行无法长期容忍的。森特诺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央行管委会中的鸽派人士。
欧元的飙升是否会促使局面更快发生改变?森特诺对彭博表示:“如果欧元继续走强,将加剧通胀和GDP的下行风险。欧元较当前汇率快速升值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必须做出反应。因此,保持灵活性至关重要。”
但欧洲央行其他成员最近淡化了通胀低于预期的风险以及美元汇率单独对通胀的影响。欧洲央行副总裁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上周四表示,管委会非常关注欧元的名义有效汇率,而不仅仅是其兑美元的汇率水平。
但欧元名义有效汇率今年的走势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安慰。欧元兑41个贸易伙伴的有效汇率指数创历史新高,自2月份以来上涨了7%,过去10年上涨了27%。实际有效汇率达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过去10年上涨了18%。
因此,尽管今年欧元兑美元上涨 13% 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但欧元兑人民币也上涨了 10%,兑日圆和英镑也上涨了 6-7%。
欧洲央行可能出于其他原因而希望欧元走强,但强势货币可能会在困难时期挤压贸易和通胀,尤其是如果中国因与华盛顿的双边关税僵局而寻求改变对欧洲的出口路线。
RBC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Mark Dowding 写道:“欧元走强可能成为一种通货紧缩力量,尤其是在欧元区关税一直在下降而不是像大西洋彼岸那样上升的情况下。”
当然,汇率并非问题的全部,欧洲央行也总是煞费苦心地声称其目标并非欧元本身。但欧元的大幅波动仍有可能扰乱欧洲央行的“舒适区”。(完)
ECB's 'happy' place', hugging 2%
Broad euro currency indexes at records and still ri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