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疲软、通胀符合预期且可控的背景下,预计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17日重启降息周期。本文将分析此轮降息对美股、加密货币、美债及美元指数的影响,并展望这些大类资产价格的后市走向。需注意的是,由于美股仍是全球投资者的最大配置资产,本文将重点研究降息对美股的影响。
理论上,降息会通过降低企业借贷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活动、提升资产估值、提振市场信心这五大路径对美股产生影响。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降息周期通常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呈现降降停停的状态。为方便研究,我们将暂停降息期之前定义为前半段时期,之后定义为后半段时期。
从历史数据观察,降息周期的前后半段对美股的影响具有高度相关性。在2001年1月 –2001年12月、2007年9月 –2008年12月这两轮降息周期里,美股前半段的下跌均带动了后半段的下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与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了既深且久的冲击,经济疲软对股市的压力,盖过了货币宽松对股市的提振作用,最终导致股市持续下跌。
然而,在2002年11月–2003年6月、2019年7月–2020年3月这两轮降息周期中,美股前半段的涨势延续到了后半段。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的经济放缓和2019年的疫情冲击,均未对美国经济造成长期损伤。因此,这两轮降息的前半段,降息释放的流动性对美股的利好,已压制住经济放缓带来的压力。随着降息后半段启动及此后低利率的维持,支撑力量占据绝对上风,推动标普500指数在后半段分别大涨16.3%和29%,涨幅远超前半段。
回溯当下,美联储已于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历经了前半段降息周期。在前半段降息期间,即便面临关税冲击,美国整体经济依旧展现出韧性。这使得降息对股市的支撑力强于经济放缓的承压力,期间标普500收涨4.1%。尽管当前美股估值处于较高水平,但参考历史上降息前后半段对美股影响的正相关性,再叠加美国减税政策的推行,我们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美股还将延续上涨态势。
和股市类似,作为风险资产的加密货币,同样会受到降息在流动性与市场情绪等层面带来的正面影响。此外,降息会对美元指数构成压制,推动投资者转向被称作“数字黄金” 的加密货币以寻求替代。这叠加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政策,我们预计比特币和以太坊大概率将结束当前下跌趋势并实现回升。
在美联储下半段降息周期开启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曲线预计将继续陡峭化。基于此,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较短久期美债:一方面,短期美债受美联储降息的影响更为显著;另一方面,长期美债的价格与收益率变动将因受其他经济及金融市场因素影响,呈现出较高的不确定性。在美元方面,降息虽会对其施加下行压力,但欧元和英镑的疲软态势却会为美元提供上行支撑,这可能致使美元指数进入波动区间。
综上所述,若美联储按预期自今年9月重启降息周期,且在今年内完成三次降息,美股、加密货币及短期美债价格均会上涨,长期美债与美元指数则可能步入波动区间。
去年四季度,伴随美国经济放缓,美联储自9月起启动降息周期。在9月19日至12月19日期间,该央行政策利率从5.5%降至4.5%。今年年初以来,受关税政策影响,通胀预期持续攀升,致使美联储暂停降息步伐。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疲软、通胀符合预期且可控的背景下,预计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17日重启降息周期。本文将分析此轮降息对美股、加密货币、美债及美元指数的影响,并展望这些大类资产的后市走向。需注意的是,由于美股仍是全球投资者的最大配置资产,本文将重点研究降息对美股的影响。
*相关资讯请参考2025年9月1日发布的《美联储陷入生存之战,市场继续漠视,经济学家“急了”》
理论上来说,美联储降息对美国股市有利,主要原因有五点。第一,降低企业借贷成本:降息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无论是用于运营、扩张还是债务再融资。这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从而推动股价上涨。第二,增加市场流动性:降息通过降低借贷成本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资产,如股市,以追求更高回报。
第三,刺激经济活动:降息降低消费者借贷成本(如房贷、车贷或信用卡),促进消费支出。这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改善企业收入,进而支撑股价。第四,提升资产估值:降息降低折现率,使股票等资产的估值上升,因为未来的收益在较低折现率下显得更有价值。最后,提振市场信心:降息通常被视为美联储支持经济的信号,增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然而,现实世界的经济比经济学理论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降息的时点,以及降息周期结束后的低利率环境对股市的持续影响上。单就降息时点而言,降息周期通常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呈现降降停停的状态。例如:
· 2001年1月 – 2001年12月降息周期中,暂停期为:2001年7月;
· 2002年11月 – 2003年6月降息周期,暂停期:2002年12月 – 2003年5月;
· 2007年9月 – 2008年12月降息周期,暂停期:2008年5月 – 2008年9月;
· 2019年7月 – 2020年3月降息周期,暂停期:2019年11月 – 2020年2月;
受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美联储开启了降息周期。为便于研究,我们将暂停期之前界定为前半段时期,之后界定为后半段时期。在前半段降息期间,美股市场出现了两股相互作用的力量:一是经济增速下行给股市带来的向下压力,二是降息释放的流动性为股市提供的向上支撑。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两股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美股走势。比如,在2001年与2007年两次降息周期的前半段,标普500指数呈下跌态势;而2002年和2019年降息周期的前半段,该股指则实现了上涨。
后半段降息期间美股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半段时期的表现。2001年与2007年的前半段,股市均出现下跌,进入后半段后,跌势得以延续。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冲击既深且长。即便前半段美联储已大幅降息(2001年1月- 6月降息275个基点;2007年9月- 2008年4月降息325个基点),后半段也持续大幅降息(2001年8月- 12月降息200个基点;2008年10月- 12月降息175个基点),但经济疲软对股市的压力,仍盖过了货币宽松对股市的提振作用,最终导致股市跌幅进一步扩大。
然而,2002年的经济放缓与2019年的疫情冲击,均未对美国经济造成长久损伤。因此,在这两轮降息的前半段,降息释放的流动性已压制住经济放缓带来的压力。在暂停期到来之前,标普500指数已分别录得5.7%和3.3%的涨幅。此外,前半段降息改善了美国经济预期,这也持续减弱了美股所面临的下行压力。随着降息后半段开启及此后低利率的维持,支撑力量占据绝对上风,推动该股指分别大涨16.3%和29%,涨幅远超前半段。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美国股市触底后实现V型反弹,除降息因素外,人们生活与工作模式的转变(如远程办公、居家娱乐)也推动科技股大幅上涨,从而进一步拉动美股大盘走高。
回溯当下,美联储已于2024年9月至12月期间历经了前半段降息周期,政策利率在此期间累计下降100个基点。在长达8个月的暂停期后,鉴于美国通胀处于符合预期且可控的背景之下,预计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开启后半段降息周期。
在前半段降息期间,即便面临关税冲击,美国整体经济依旧展现出韧性。这使得降息对股市的支撑力强于经济放缓的承压力,期间美股收涨4.1%。尽管当前美股估值处于较高水平,但参考历史上降息前后半段对美股影响的相关性,再叠加美国减税政策的推行,我们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美股还将延续上涨态势(图2.1和2.2)。
图2.1:美联储降息的前后半段vs.标普500指数回报率
*美联储启动后半段降息后12个月内标普500回报率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2.2:美联储政策利率vs.标普500指数表现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自今年8月中下旬起,加密货币市场呈现走弱态势。截至9月5日,比特币与以太坊已分别从近期高点下跌约11%和13%。此轮短期下跌的主因,一是技术性回调,二是市场对 “九月魔咒” 的担忧 —— 历史数据显示,9月通常是加密货币的下跌月份。
展望未来,美联储降息将利好加密货币。和股市类似,作为风险资产的加密货币,同样会受到降息在流动性与市场情绪等层面带来的正面影响。此外,降息会对美元指数构成压制,推动投资者转向被称作“数字黄金” 的加密货币以寻求替代。回顾2024年9月18日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后,三个月内比特币涨幅约80%,以太坊涨幅也达到77%左右。我们预计,在今年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后,这一历史走势有望重现。叠加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政策,其价格大概率将结束下跌趋势并实现回升。
一年前,市场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便是美国是否会陷入硬着陆、是否会进入滞胀时期。这一现象,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特朗普政策及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彼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倒挂,例如1-5年期倒挂67.4个基点,20-30年期倒挂8.6个基点。
随着美国经济韧性逐步显现,美联储降息预期愈发增强,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明显改善。截至2025年9月4日,3-30年期曲线已恢复正常形态,仅1-3年期仍存在略微倒挂(图4)。
展望未来,在美联储下半段降息周期开启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曲线预计将继续陡峭化。基于此,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较短久期美债:一方面,短期美债受美联储降息的影响更为显著;另一方面,长期美债的价格与收益率变动将因受其他经济及金融市场因素影响,呈现出较高的不确定性。
图4:美债收益率曲线(%)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从1月13日的109.8高点一路下行,至7月2日触及96.4的低点,跌幅达12.2%。这一下跌走势主要归因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市场震荡,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财政赤字的扩大,以及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导致美元吸引力降低。与此同时,全球范围的去美元化趋势也给美元带来更大压力。不过,进入7月初,随着贸易谈判的顺利推进,美元指数开始出现小幅回升。
看向未来,美国本国经济增速渐缓与后半端降息周期启动的双重作用,将对美元产生利空效果。欧元区方面,经济表现疲软与欧洲央行持续降息的共同影响,会给欧元带来贬值压力,而欧元贬值又会反过来助推美元指数。日本市场上,随着日本央行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政策利差收窄,日元汇率预计有望开启继续上涨走势,这将对美元指数形成向下压力。再看英国,英国央行降息的整体态势没有改变,加上疲软的经济基本面,或许会对英镑造成下行压力,同时也会为美元指数提供支撑。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判断短中期内美元指数将步入震荡区间(图5)。
图5:各国对美元指数的静态影响
来源:TradingKey
美国的通胀水平是给市场带来风险的首要因素。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核心PCE自今年4月触及2.5%的低点后,已呈现逐月上升态势。若未来数月该指标涨幅超出预期,将迫使美联储延后降息时间,并减小降息幅度。在此情况下,美股、加密货币及短期美债将面临利空,美元指数则会获得利多支撑。
目前,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处于4.25%-4.5%的高位区间,这意味着该央行具备充足的降息空间,以支持经济发展及稳定金融市场。按照我们的预期,在今年年底前,美联储或将实施三次降息,每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若预测成真,风险资产,如美股和加密货币,有望迎来价格上涨。与此同时,降息举措将导致短期美债收益率降低,进而推动其价格上升。在美元方面,降息虽会对其施加下行压力,但欧元和英镑的疲软态势却会为美元提供上行支撑,这可能致使美元指数进入波动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