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9月9日 - 如果央行独立性真有人们所说的那样美好,那么欧洲央行或许处于有利地位,因其独特的跨国架构可能使其更加免受政治干预的困扰。至于这究竟是利好还是缺点,目前尚无定论。
长期以来,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一直是有效经济管理的标竿,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却已开始寻求重塑美联储的结构和权力范围。 许多投资人怀疑,这项进程既不可避免,也可能造成损害。
无论公众对曾经顽强捍卫独立性的美联储施加更多政治影响的理由是什么,人们怀疑,美国极高的公共债务意味着华盛顿需要美联储配合,将利息成本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美国央行能否在不损害通胀控制的情况下完成这项任务,这一直令长期债券市场以及美元汇率感到不安。目前美国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华盛顿可能并不是唯一一个对央行进行反思的国家。
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后,执政的自民党在开始遴选新首相,目前最热门的首相人选是党内老将高市早苗,她反对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并主张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财政政策之间应加强协调。
诚然,相对于七国集团(G7),日本央行的政治独立性可能相形脆弱,而债台高筑的日本与惶惶不安的全球债市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英国央行独立营运历史不到30年,或许看起来更稳固。但英国的债务压力也在增加,英国央行在通胀目标和资产负债表使用方面与政府的关系相对紧密,这使得其在G7央行自主权排名中排名相对较低。
接下来就只剩下欧洲央行了。其复杂的跨国架构曾被视为其致命弱点,但其长期饱受诟病的官僚作风其实或许是抵御政府操控企图的绝佳防护。
当然,所有G7央行最终都是政府部门。然而,几十年来,为了避免在选举周期的狂热要求下损害通胀控制,政治力量一直避免对利率决策做出直接影响。对于寻求长期维持市场信誉、追求物价稳定而言,对保持这种距离的认知至关重要。
但历史表明,当发生非同寻常的金融、经济甚至军事危机时,各国央行显然将维护稳定当作最重要的考量,因此愿意在必要时为政府大规模借贷提供便利。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是最近的例子。
当下的问题是,已开发国家历史性高额公共债务负担、以及政府(或选民)不愿控制债务,是否构成如此程度的“危机”。
至少从表面上看,欧洲央行似乎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因为其任何成员国政府都无法像华盛顿、东京甚至伦敦那样施加控制。
此外,欧洲央行控制通胀的自主权根植于其宪法和条约,而不是可以轻易修改的法律或财政部纲领。
有些人认为,2010年代购买欧元区政府债券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欧洲央行的独立性。
2010年至2012年,欧元区面临生存危机,欧洲央行在最初被视为是禁止驰援政府债务的领域中找到了回旋余地,大举购买政府债券,以防止欧元崩溃。
而近期该行承诺要平顺欧元区货币政策的传导,这为其解决区内主权债券之间“过大”的差距提供了空间。
但目前看来,要像华盛顿正在讨论的路线那样发生成员国直接进行政治夺取,似乎是不太可能。
“就机构而言,欧洲央行比美联储受到更好的保护,”前欧洲央行官员、现任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Francesco Papadia上周表示。 “美国发生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欧洲。”
尽管法国债务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但央行仍持续减少债券持仓,就可验证上述观点。
扰乱央行独立性将为市场带来两大后果:一方面是通胀预期火爆、政府公债收益率曲线趋陡、长期债务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货币贬值。目前看来,就这些指标来看,尚无定论。
尽管华盛顿目前处于风暴中心,但欧洲收益率曲线实际上更加陡峭--即使名目长期收益率较低且通胀率已回到欧洲央行 2% 的目标。
然而,欧元兑美元今年已飙升13%,未来很可能进一步大涨--对于一个经济成长仍然乏力、且面临美国贸易关税上调的地区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生疑的好表现。瑞士央行应对强势瑞郎和通货紧缩的斗争是一个规模虽小却引人关注的例子。
尽管欧洲央行已开始更多地使用“全球欧元”来帮助该地区满足多重沉重的融资需求, 但一些欧洲央行官员对欧元超过当前水准的过度升值感到不安。
如果欧洲央行是最后一个真正独立的央行,那么如果竞争对手国家抢先推动经济成长并实施财政宽松,它最终可能会失去本地的支持。
更高的市场信誉最终是否能让欧洲选民比那些对央行独立性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国家的选民更加富裕,可能将决定这种遵守规定是一份荣誉还是负担。(完)
Graphic-US Fed independence lags well behind euro zone peers
Graphic-Markets' long-term inflation expectations show US is highest of G7
Graphic-France's political turmoil resurfaces, pressuring its bond market again
Graphic-G7 yield curves steepen
Graphic-Euro'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at 11-year highs
Graphic-The ECB is all but certain to stay on hold in Sept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