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北京10月13日 - 就中美博弈最新升級,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雙方在試探彼此底線後,很可能再次做出讓步,中美元首10月底在APEC峰會上面對面會晤的概率依然很高。
“這種‘緊張-升級-緩和’的循環將成為中美關係的新常態,”他在最新評論中稱。
他指出,當前局勢令人聯想到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雙方傷亡慘重卻未取得戰略成果,最終被迫重返談判桌,並於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戰鬥狀態。
“雙方仍有互相依賴,因此仍為讓步留有餘地,儘管緊張局勢加劇,但仍存在外交解決的機會,”陸挺表示,短期內雙方仍相互依賴,當前看來正在爭取時間以降低這種依賴,這次衝突最新升級更多是為即將到來的談判和會議(包括APEC峰會)爭取籌碼。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月表示,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通話中同意於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會面。特朗普還表示,他將於明年初訪問中國,習近平則將在稍晚訪問美國。
陸挺認為,北京可能正在借鑒美國的策略和特朗普的談判手法:美國一直利用其在科技和全球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通過“長臂管轄”推行域外執法,上周中國也擴大了稀土出口限制清單,將限制範圍延伸至生產技術及產品用途。
而且,北京似乎也在效仿特朗普的談判風格,包括極端開價、利用對手弱點、以及可信的“退出談判”威脅(credible walk-away threats)。
他還稱,此次緊張局勢的再度升級表明,儘管過去幾個月雙方關稅停火並頻繁對話,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仍很容易驟然惡化,“印證了我們關於中美經貿衝突持續難以避免的觀點”。
特朗普上周五重啟對華貿易戰,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0%關稅,並自11月1日起對“任何和所有關鍵軟件”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報復中國限制關鍵礦產出口的舉措,結束了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脆弱的休戰狀態。
特朗普還對此前宣布的三周後與習近平在韓國舉行會晤的前景表示質疑,他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現在似乎沒有理由這麼做了”。不過,他隨後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我沒有取消。我想我們可能還是會見面。”北京方面則從未證實將舉行此次會晤。
不過特朗普周日在Truth Social上發文又稱:“備受尊敬的習主席剛剛經歷了一個糟糕的時刻。他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蕭條,我也不希望如此。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