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週三在接受CNBC《Squawk Box》採訪時表示,美國在人工智能競賽中「並沒有遠遠領先於中國」,並強調美國需要採取「更細緻且靈活的戰略」,以保持領先地位。
作爲同時受到兩國關注的科技巨頭掌門人,黃仁勳一直在中美之間小心拿捏平衡。他多次稱讚中國的AI模型,包括DeepSeek、阿里巴巴和百度的技術成果。黃仁勳指出,雖然美國的AI模型總體上仍更先進,但中國的開源模型「已經遙遙領先」。
在美國加強對華芯片出口限制後,黃仁勳於7月多次訪問中國,並警告外界不要低估華爲等中國企業在AI芯片領域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於9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並宣佈兩人將於10月底在韓國釜山舉行的APEC峯會上會面。
以下是黃仁勳在採訪中關於中美AI競爭的五個關鍵觀點:
英偉達被普遍視爲全球領先的AI芯片製造商。該公司9月宣佈,將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用於與OpenAI合作建設AI數據中心。
然而,黃仁勳指出,這些龐大的計算投資都依賴於巨大的能源供應,而中國在能源產出方面遠超美國。
根據英國能源研究機構Energy Institute的數據,2024年中國發電總量達到1萬太瓦時(即1萬億千瓦時),超過美國的兩倍。
黃仁勳提醒外界,不應忽視中國在AI芯片領域的快速崛起。雖然美國在高端芯片設計(如NVIDIA的Blackwell架構)上仍領先,但華爲正加速推進自研計算系統,計劃最快於明年全面啓用自家Ascend(昇騰)芯片。
與此同時,據報道中國政府禁止國內科技企業使用英偉達芯片,轉而推動本土芯片替代。阿里巴巴與百度已開始使用自研芯片訓練AI模型,形成新的競爭格局。
黃仁勳指出,中國在產業層面的監管相對寬鬆,這使得其在新技術落地上「動作極快」。
根據中國國務院的規劃,到2027年,人工智能應用普及率將達到70%,並將在各行業核心場景中廣泛部署智能代理與AI系統。
他同時強調,美國需要加快AI的產業化節奏:
「我希望美國企業和社會能儘快應用AI,因爲這場工業革命的勝負,最終取決於誰能在應用層、在擴散層面取勝。」
黃仁勳指出,中國擁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和30%的科技市場份額。
隨着市場信心提升,中國科技股近期強勢反彈,芯片與AI相關概念股漲幅驚人。
例如,阿里巴巴股價年內上漲近 180%,小米上漲約 125%,顯示市場對中國AI與半導體發展的看好。
「如果你的目標是讓美國贏得AI競賽,那就不能輕易放棄這樣一個市場。」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警告,美國若繼續限制科技擴散,將失去全球競爭力:
「我們正在將美國技術封鎖在國境之內,從而把剩下的全球市場讓給了別人。」
他引用了白宮AI顧問David Sacks的觀點來說明這一點:
「如果未來五年,美國的技術體系佔全球80%的市場份額,那麼我們贏得了AI競賽;
但如果我們只佔20%,那就意味着我們已經輸了。」
黃仁勳還提到,Azure、CoreWeave 與 Anthropic AI 等公司正在重塑整個科技生態,是推動AI技術體系全球化的關鍵力量。
在這場被稱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AI競賽中,黃仁勳的表態再度揭示了全球格局的複雜性——美國仍是AI芯片領域的領導者,但中國憑藉能源、市場與開放式創新的優勢,正迅速縮小差距。
黃仁勳的警示意味深長:
「美國若想真正贏得AI時代,不僅要造出最強芯片,更要讓技術走出去、被世界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