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Meta百億合約引猜想,AI競賽引爆雲端新戰事?

財華社2025年8月22日 03:28

據The Information引述兩名了解内情人士的信息,社交平台Facebook的母公司Meta(META.US)谷歌(GOOG.US)達成了持續六年的100億美元雲合約,這項交易將主要涉及Meta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但尚未得到雙方的正式確認。

Meta的雲基建主要使用雲巨頭亞馬遜(AMZN.US)的AWS,但也有使用微軟(MSFT.US)的Azure,如果加入谷歌雲,Meta的基礎設施將集齊三大雲巨頭。

Meta為AI下重本

8月中,Meta的股價創新高,儘管現在已有所回落,其市值仍高達1.86萬億美元,進一步抛離特斯拉(TSLA.US)。這一社交平台的股價表現強勁,或得益於今年以來廣告業務的增長以及市場對其AI巨額投入將產生效益的憧憬。

在7月末的業績發佈會上,Meta管理層強調,基礎設施和人才將是其首要的投資方向。在頗具爭議的重金「挖角」各科技巨頭的頭號研發部門負責人及初創企業創始人,引發矽谷的「搶人大戰」和初創企業中空危機後,Meta近日表示凍結AI部門招聘。

但是,該公司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或不會停,所以傳聞中的與谷歌雲交易應有一定理據。

Meta今年上調了2025年的資本開支預算,從年初時的指引640-720億美元,上調至年中的660-720億美元,相較於2024年的資本開支總額392億美元,增幅在68%以上。該公司預計2026年的資本開支增幅將與今年相若,其中最大的增項來自擴大生成式AI的算力規模,隨著Meta建設訓練算力,明年其在服務器、網絡和數據中心方面的支出將會增加,而這些支出的大部分,或流入到英偉達(NVDA.US)的AI芯片,以及雲巨頭的口袋中。

三大雲巨頭的市場爭奪戰

若Meta與谷歌雲最終敲定這筆為期六年、價值百億美元的合作,無疑將為本已高度競爭的雲服務市場注入新的變數,並可能重塑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三巨頭之間的力量平衡。

長期以來,亞馬遜AWS憑借其成熟的技術生態、廣泛的服務覆蓋與深厚的客戶基礎,穩居雲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然而近期其增長態勢顯現出一定的壓力。2025年第2季度,AWS營收達308.73億美元,同比增長17.47%,分部經營溢利為101.60億美元,同比增長8.85%,但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2.6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6.54個百分點,至32.91%。管理層將其部分歸因於薪酬相關支出的季節性影響、折舊成本上升及匯率波動。儘管AWS仍被Meta等科技巨頭選為核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彰顯其技術實力,但增長放緩與利潤率收窄,加之重要客戶可能轉向競爭對手,無疑為AWS敲響了警鍾——即使是市場領導者,也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客戶忠誠度。

微軟Azure則始終保持強勁增長,不斷蠶食市場份額。在截至2025年6月末止的財季中,Azure及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高達39%,全年雲業務收入突破750億美元,同比增長34%,與AWS的差距逐步縮小。儘管Azure此前曾是OpenAI的獨家雲服務商,但這一合作已被谷歌雲部分切入,顯示出客戶選擇的動態性。面對Meta可能加深與谷歌合作的新局面,Azure預計將進一步加強其在AI與雲服務整合方面的戰略投入,通過更優化的合作模式穩固現有客戶並拓展新的大型企業用戶,尤其是在AI需求持續爆發的大背景下。

谷歌雲正逐漸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競爭者。2025年第2季,其營收同比增長31.67%,達到136.24億美元,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11.33%和上個季度的17.76%,大幅提升至20.74%,顯示出良好的盈利改善趨勢。此前從Azure手中奪得OpenAI的雲服務訂單,已反映出其競爭力的提升。若此次能成功與Meta達成合作,不僅將帶來顯著的業務增長,更將強化其作為技術領先雲廠商的品牌形象,尤其在高性能計算和AI基礎架構領域。

總體來看,雲服務競爭已超越傳統基礎設施範疇,進入以AI能力和算力效率為核心的新階段。三大廠商均在加速佈局以吸引更多AI重量級客戶。隨著Meta等公司持續擴大資本開支,以及對算力需求不斷攀升,頭部客戶爭奪戰將愈加激烈。而這場較量的結果,很可能決定未來雲服務市場的最終格局。

結語

若Meta與谷歌雲這筆百億美元級合作最終坐實,無疑將成為雲服務市場競局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不僅意味著Meta將其AI未來「分散押注」於三大雲巨頭,更凸顯出當前雲競爭的核心或已轉向AI算力與生態整合能力。

可以預見,隨著超大規模科技企業不斷加碼AI,雲服務市場將進一步向技術密集、生態開放和高附加值服務演進。AWS、Azure和谷歌雲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規模或份額,更關鍵的是能否在AI浪潮中提供不可替代的價值——無論是通過自研芯片、優化推理效率,還是構建更緊密的模型開發生態。

誰能在AI基礎設施軍備競賽中最終勝出,目前尚未有定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像Meta這樣的頭部客戶每一次選擇,都正在悄然重塑雲服務的競爭邊界與未來格局。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