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傳來新消息,美國與歐盟本週四正式敲定了上月達成的框架性貿易協議。
據悉,歐盟將取消對美國所有工業品關稅並對美農產品提供優惠市場準入。而美國將對大多數歐盟進口商品,包括汽車、醫藥、半導體和木材徵收15%的關稅。
關稅細節敲定,歐盟「吐槽」不斷
歐盟方面隨後也發表了聯合聲明,其中提到,歐盟計劃採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石油和核能產品,以及額外400億美元的美國人工智能芯片。歐盟企業將在2028年前額外在美國戰略性行業投資6000億美元。此外,歐盟還計劃大幅增加從美國採購軍事和國防裝備。
此前,歐美貿易協議中有很多内容含糊不清,協議落地情況「撲朔迷離」,由此產生高額的關稅成本,目前相關關稅條款逐步落地,不少歐洲貿易商算是松了一口氣。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歐洲車企有望在「數週内」獲得汽車關稅的減免。
然而,對於這份協議,歐盟貿易官員和專家學者似乎很難滿意,有官員吐槽道,這份協議對歐盟來說談不上公平,未來將對歐洲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表示,關稅協議中明顯偏向美國的不平衡現象日益明顯,協議將對歐洲的增長和就業產生可預見的負面影響。
歐盟委員會委員謝夫喬維奇表示,葡萄酒、烈酒等對歐盟較為重要的利益領域未納入協議降稅清單,美方非常清楚這是歐盟的重點訴求,未來雙方將繼續探討,努力爭取降低這些產品的關稅。
對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亦表示,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商定進一步的關稅削減,確定更多合作領域。
頭鐵的印度,硬剛特朗普
近日,印度駐俄羅斯大使維奈·庫馬爾最新確認,新德里仍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
此前,懂王特朗普震怒,他表示鑒於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對後者徵收高達50%的高額關稅以示懲戒。然而在一番威懾之下,印度的表現相當「頭鐵」,絲毫不為所動。
庫馬爾強調,印度不會考慮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運,印度只會購買對自身最有利的東西,這關乎國家的安全、經濟與能源利益,而保障14億印度人的能源安全正是國家利益所在。
與此同時,近日,俄印兩國外長將在莫斯科討論加強戰略夥伴關繫事宜。俄羅斯高官表示,過去五年間俄印貿易額增長近6倍,印度已是俄羅斯三大貿易夥伴之一。
另外,近期中印外長會談,雙方就共同關心的的領域達成了多項共識和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股市持續「失寵」的趨勢顯現,資本的嗅覺敏銳。近日,野村證券在一份關於新興市場基金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新興市場基金機構在7月份對印度股市的持倉配置權重大幅下降,而對中國香港、中國内地和韓國的配置權重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