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中金公司發研報指,芯片及服務器的功率密度提升,液冷替代風冷爲AI時代大勢所趨。AI芯片及服務器功率密度攀升,Vertiv預計至2029年,單個AI GPU機櫃的功率將超1MW,單AI POD的功率將超500kW,對散熱系統提出挑戰,而當機架密度上升至20kW時,液冷散熱的優勢凸顯。此外,在數據中心拉昇電力需求、PUE成爲監管重點的背景下,散熱系統作爲數據中心第二大能耗中心,散熱效率提升成關鍵。我們認爲,液冷憑藉更高散熱效率、提升算力部署密度及降低系統功耗的優勢,有望實現對傳統風冷的替代。
該機構表示,冷板式液冷領跑產業化,浸沒式與噴淋式處於技術探索初期。按服務器內部器件是否直接接觸冷卻液,液冷可分爲間接接觸式(冷板式液冷)和直接接觸式(浸沒式液冷與噴淋式液冷)。其中,冷板式液冷系統中,冷板可直接貼附在芯片等服務器內器件上進行散熱,與直接接觸式液冷相比,對設備和機房基礎設施改動較小,而散熱效果較風冷明顯提升,爲當前發展最爲成熟的液冷散熱方案。我們認爲冷板式液冷有望率先規模落地。
該機構續指,產業鏈百舸爭流,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鏈上游(冷板、CDU、快速接頭等)、中游(服務器廠商、解決方案商)加速佈局,下游雲廠商率先規模化應用,英偉達GB200及GB300、NVL72加速產業生態形成,市場空間廣闊。根據IDC,2024年我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7.0%達23.7億美元,預計2024-2029年CAGR有望達46.8%;我們測算,2025/2026年全球AI服務器液冷市場規模有望達30.7億美元/8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