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股價半月飙升逾一倍!力勁科技要靠機器人翻身?

財華社2025年8月15日 11:09

8月15日,港股多只機器人概念股漲勢強勢,速騰聚創(02498.HK)、華虹半導體(01347.HK)、京城機電(00187.HK)等股領漲概念股。

機器人板塊的新晉玩家——力勁科技(00558.HK)表現尤為搶眼,8月15日收漲46.02%,盤中一度飙升69%。而自8月初以來,公司股價持續拉升,累計漲幅超110%,市場交投活躍度極高。

壓鑄機廠商押注機器人

力勁科技主要從事壓鑄機、注塑機及電腦數控(CNC)加工中心業務,其核心產品壓鑄機下遊主要應用於汽車、家電等領域。在汽車行業中,特斯拉(TSLA.US)、比亞迪(01211.HK)、小鵬(09868.HK)等頭部車企均是公司客戶。

在鎂合金壓鑄領域深耕多年的力勁科技,盯上了人形機器人這一熱門賽道,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上月底,力勁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

根據公司官網披露,力勁科技與賽博格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沈陽鑄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鎂鑄輕量化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蘇州賽翡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啓動鎂合金人形機器人聯合研發項目,開啓人形機器人輕量化製造的新紀元。

這一舉措,意味著力勁科技正式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那麽,公司在項目中扮演什麽角色?

力勁科技在官網表示,將憑借其在鎂合金成型領域的領先技術,為項目提供先進的成型設備和工藝解決方案,助力實現機器人結構的輕量化突破。

由此可見,力勁科技佈局機器人結構件製造這一細分環節,可能提供機器人外殼、關節部件等輕量化結構件。

據悉,當前在人形機器人領域,PEEK材料和鎂合金在外殼應用上各有側重,分别適用於不同的部件和場景。鎂合金材料是人形機器人結構輕量化的主要選擇,其優勢不僅在於輕量化,還包括散熱性好、經濟性優於鋁合金等,對提升人形機器人運動靈活性和能源效率大有裨益。

日後不愁訂單?

力勁科技股價的持續攀升,反映了市場對其轉型為人形機器人核心結構件供應商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力勁科技的車企大客戶特斯拉、小鵬等廠商,也對人形機器人領域野心勃勃並採取了實際行動。那麽,力勁科技未來的人形機器人鎂合金構件能否成為這些車企的新訂單,將對其未來業績產生重要影響。

特斯拉知名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據悉同時採用PEEK材料和鎂合金,以實現輕量化與性能的最優平衡。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的擎天柱即將迎來量產新階段,其第三代版本V3的設計已基本確定。擎天柱預計將在2026年實現量產,計劃5年内年產高達100萬台。

小鵬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同樣野心勃勃,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此前稱,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已進入工廠實訓,目標2026年量產。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與力勁科技簽署合作協議的賽博格機器人,實力不容小觑,其產品主要包括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輪式人形機器人和靈巧手,且機器人產品負載表現出色。

在AI技術的驅動下,人形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預測,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0.17億美元,2030年有望達到150億美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高達56%。該行業迸發式的增長,將為整個產業鏈參與者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結構件領域並非力勁科技一家,寶武鎂業(002182.SZ)、旭升集團(603305.SH)、中研股份(688716.SH)等廠商也在該賽道積極佈局。

時代機遇已至,行業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力勁科技此次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若能成功打造第二條增長曲線,將成為其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近兩年業績增長乏力,是力勁科技佈局人形機器人行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2024財年及2025財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力勁科技收入不增反降,分别同比下滑1%和0.2%,淨利潤分别同比下降2.7%和22.2%,曾經的高增長勢頭戛然而止。背後是受到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本開支放緩、競爭加劇,以及3C、家電等行業對注塑機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共同衝擊。

總結

力勁科技憑借在鎂合金壓鑄領域的積累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既抓住了行業增長的潛在機遇,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與特斯拉、小鵬等客戶的合作基礎,為未來業務拓展提供了想象空間,但業績增長乏力的現狀仍未根本改變。

人形機器人賽道能否成為其真正的「救命稻草」,不僅取決於技術轉化能力,還需看市場需求落地的速度與競爭格局的演變,一切仍需時間檢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