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恒大退市落幕,2萬億債務壓頂,債權人追債路漫漫

財華社2025年8月13日 06:55

身負兩萬多億巨額債務的中國恒大(03333.HK),終究還是在資本市場站不住腳了。

8月12日,恒大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未能滿足復牌條件,港交所決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公司將在8月25日除牌退市。

恒大在公告中稱,無意申請復核除牌決定。

停牌前,恒大股價僅為0.163港元/股,市值僅剩21.52億港元。而在巅峰時期,恒大的市值突破3500億港元,堪稱「宇宙第一大房企」。

債權人很「頭大」

恒大被港交所除牌,雖不影響債權人追討債務,但面對這個欠下巨額債務且問題錯綜復雜的「爛攤子」,債權人若想順利對恒大完成清盤與重組,難度極大。

業績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恒大的總負債高達2.39萬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而總資產卻僅為1.74萬億元,已然嚴重資不抵債。此外,2023年11月末,恒大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163.91億元,逾期商票累計約2055.37億元。

安邁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杜艾迪及黃詠詩擔任恒大的清盤人,他們負責接管恒大的資產、調查財務狀況、追索可回收資金,並按照法定順序分配給債權人。接下來,對恒大的清盤將面臨諸多困難,包括探討恒大重組可能性、識别並接管各項資產、調查公司破產的原因等,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根據公告,恒大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3000個法律實體,在280多個城市擁有約1300個開發中項目,其物業管理服務業務下擁有3000個項目。恒大如此龐大的實體和項目,給清盤帶來了挑戰,導致整體重組尚無明確可行路徑。

然而,截至目前,清盤人僅掌控恒大100多家公司,直接掌控的實體的資產價值總額(截至2024年1月29日)約為270億港元。並且很多實體變現困難,目前變現金額共計只有約20億港元。同時部分訴訟所涉及的金額相當龐大,訴訟結果仍具不確定性。

根據公司公告,清盤人將持續接觸債權人,向債權人收集債權資料。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盤人已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當中提出的債權總額約為3500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債權人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討債中,還面臨著一個問題:與恒大昔日掌舵者許家印及其前妻的博弈。

由於恒大資不抵債,此次債務清償順序本身存在利益衝突,尤其是需要防範許家印等大股東的幹擾清算。

自恒大爆雷以來,關於恒大資產隱匿與轉移的爭議從未間斷。清盤人指控許家印拒絕披露個人資產詳情,包括離岸信託、私人飛機、海外豪宅等。債權人還懷疑許家印通過「技術性離婚」、離岸公司等方式轉移資產,削弱償債能力。因此才有了「清算人向許家印及前妻追討60億美元」的新聞。

退市不是恒大危機的終結,針對恒大的清算將是一項浩大又耗時的工程。這場世紀清盤不僅考驗著債權人的耐心,更向市場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在商業世界的叢林法則中,規模從來不是免死金牌,市場終將以最殘酷的方式完成優勝劣汰。

從高樓萬丈到轟然坍塌

出身貧寒的許家印,在1996年創立了恒大。憑借高週轉、主打低價快銷的模式,恒大的發展異軍突起,2004年便躋身全國房企前10名。

2010年後,嘗到甜頭的許家印開始了一場豪賭:一方面通過高槓桿瘋狂圈地擴張地產版圖,另一方面大舉跨界佈局足球、金融、造車、健康等產業,試圖構建一個「地產+」的商業帝國。這種「左手拿地、右手跨界」的激進策略,最終將恒大推向了失控的邊緣。

依靠高負債、高槓桿來實現增長缺乏可持續性,恒大激進擴張也埋下了隱患,其負債規模越滾越大。從2021年開始,恒大的債務危機不斷暴露,股價也一路走跌,短短一年間從14港元跌至不足2港元。

2023年9月,恒大發佈公告稱,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製措施。而恒大前首席執行官夏海鈞、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均已被控製或帶走。

當年,許家印還被曝出已經與丁玉梅在2022年技術性離婚,引起外界對許家印轉移財產的質疑。

丁玉梅的財產也高得令人咋舌,有媒體報道稱,法庭已經凍結了丁玉梅價值約600億港幣的資產,其中500億為金融資產,另外100億為不動產及各類實物。但這些資產,相較於恒大龐大的債務窟窿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2024年3月,許家印因指使恒大地產虛假記載、欺詐發行和信披違規三大違法行為,累計被中國證監會罰款4700萬元,恒大地產則遭罰41.75億巨資,一時震驚四座。

總結

恒大的退市,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未來,清盤人能否在錯綜復雜的債務迷宮中找到突破口,仍是未知數。

對於市場而言,恒大的案例再次證明,盲目擴張、高槓桿運作的風險終將爆發。無論最終結局如何,這都將成為中國商業史上一個值得深思的教訓。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