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交易日-關稅、美聯儲擔憂與科技樂觀情緒的對比

路透社2025年8月7日 21:00

Jamie McGeever

- 交易日

了解推動全球市場的力量

市場專欄作家 Jamie McGeever 撰文

在周四的美國股市交易中,關稅 (link),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 (link),與科技股的回彈 (link),而英國央行 (link),以微弱優勢呼籲降息,凸顯了許多央行目前面臨的困境。

更多詳情請見下文。在我今天的專欄中,我將探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印度和巴西徵收的懲罰性關稅是否會無意中推動金磚國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link),並為這一集團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您有更多時間閱讀,我在此推薦幾篇文章,幫助您了解今天市場上發生的事情。

  1. 特朗普的關稅引發反抗和擔憂 (link)

  2. 特朗普看似贏得了貿易戰,但障礙依然存在 (link)

  3. 英國央行以 5 比 4 的微弱票數將利率下調至 4 (link)

  4. 我們看錯了財報季:邁克-多蘭 (link)

  5. 官員稱,特朗普將簽署命令,為 401(k)s 中的另類資產開辟道路 (link)


今日主要市場動態

  • 外匯市場: 英國央行 "鷹派 "降息後,英鎊 (link) 升 0.6%,回到 1.34 美元上方。

  • 股市:日本 Topix (link) 創歷史新高。華爾街搖擺不定--道指下滑 0.5%,標準普爾 500 指數收平,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0.3%。

  • 股票/行業: 禮來 (link) 股價下跌 14%,為 25 年來最大跌幅。 英特爾 (link) -3%。蘋果股價 +3%。

  • 債券:美國國債收益率在曲線短端上升多達 3 個基點。30 年期國債拍賣疲軟。

  • 商品: 石油 (link) 下跌 0.7%。WTI 期貨連跌六日,創 2023 年 12 月以來最長連跌紀錄。

關稅、美聯儲擔憂造成損失

周四,在充斥著政策決定、經濟數據、企業新聞、全球貿易戰波折以及特朗普對美聯儲影響力的傳奇故事中,美股以紅盤報收。

圍繞美國科技和人工智能革命的樂觀情緒比比皆是,在美國生產或已承諾在美國生產的公司將躲過特朗普對進口芯片徵收 100% 新關稅的 (link)。

但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和衝動性、對一些主要貿易夥伴徵收的超高關稅,以及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負面影響,可能終於開始影響投資者的心態。

特朗普對獨立經濟機構 (link),這無疑令投資者擔憂。周四,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報導稱,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是特朗普青睞的接替主席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人選,這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沃勒上個月投票支持降息,他將被視為同情特朗普削減借貸成本的願望。也許是太同情了。特朗普周四還表示,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將填補美聯儲董事會的一個空缺,直到1月份。

當天早些時候,英國央行將利率降至 4%。但5-4的投票結果非常緊張,英國央行的利率制定委員會舉行了兩次投票,這是自1997年英國央行獲得獨立以來首次作出決定。

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上升。這是央行總裁們最頭疼的難題,也是全球許多央行現在面臨的難題。

在周四的亞洲,數據顯示,由於企業在特朗普本月晚些時候的關稅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將活動前置,中國7月份的進出口 (link),遠比預期強勁。中國股市大漲近 2%,人民幣也隨之上漲。

周四,在新興市場的其他地方,墨西哥央行 (link) 降息,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通過電話 (link),涉及廣泛的話題,包括特朗普對兩國的懲罰性關稅。

更多詳情請見下文。

特朗普關稅能否成為金磚四國的基石?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所謂的 "金磚四國"(BRIC)直接置于貿易戰的風口浪尖,對來自巴西和印度的進口商品徵收超高關稅 (link),並指責這兩個國家奉行 "反美 "政策。

華盛頓與巴西利亞和新德里的關係降至新低。但這種好戰行為可能會適得其反。

白宮周三表示,將以新德里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來自印度的商品額外徵收 25% 的關稅。這使得對大多數商品徵收的關稅達到 50%,是美國貿易夥伴中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巴西也面臨著對其許多輸美產品徵收50%關稅的問題,這不是因為貿易不平衡,而是因為特朗普對針對其盟友、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的所謂 "獵巫行動 "感到憤怒,博爾索納羅在2022年大選失利後被指控策劃政變。

這種關係的破裂可能是特朗普的意圖:把這些國家逼到絕境,這樣它們就會同意嚴重偏袒華盛頓的貿易協議。這一策略似乎對日本和歐盟有效。

但用令人瞠目的關稅打擊這些 "金磚五國 "經濟體可能會使它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從而加強這個似乎正在失去動力、目標和團結的集團的決心。

50% 俱樂部

最初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于 2009 年舉行了首次峰會,這是前高盛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在八年前為這個新興經濟體集團創造的首字母縮寫詞,他認為這個集團未來將挑戰由富裕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

兩年後,南非成為 "金磚五國 "中的 "S",該俱樂部目前包括印尼、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 11 個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尼日利亞和泰國等 9 個 "夥伴 "國家。

金磚五國在地理、經濟、文化和政治上一直是一個差異巨大的集團,這意味著其凝聚力一直受到質疑。它的關係有時很不穩定,尤其是在其最大的成員之間。

這就是為什麼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周三宣布他將在七年多的時間里首次訪問中國會如此引人注目。這可能是一個跡象,表明與華盛頓日益緊張的關係正在幫助解凍新德里與北京之間冷淡的關係。

同樣在周三,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告訴路透,他計劃與印度和中國領導人通話,討論金磚國家聯合應對特朗普關稅的問題。

"盧拉說:"我將嘗試與他們討論各自在這種情況下的做法......以便我們能做出決定。他補充說:"重要的是要記住,金磚五國在二十國集團(G20)中有十個國家,"他指的是聚集了全球最大的 20 個經濟體的集團。

聯合陣線

雖然沒有什麼比共同的敵人更能團結一致,但金磚國家之間的差異可能會限制這條戰線的實際穩固程度。

倫敦 Eurizon SLJ 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首席信息官 Stephen Jen 認為,金磚五國之間的貿易聯繫非常薄弱,更不用說歷史、政治和文化聯繫了。

金磚五國之間只有 14% 的貿易往來。俄羅斯和巴西的金磚國家內部貿易水平可能較高,但中國只有 9% 的出口是面向金磚國家的,遠低於面向亞洲新興市場的 19% 和面向美國的 15%。

"金磚國家更像是一個紙面上的聯盟,而非現實中的聯盟。

但有跡象表明,金磚國家內部的貿易正在加強。去年,中俄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 2448 億美元,中國和印度是俄羅斯石油最大的兩個買家。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占巴西出口的 28%,進口的 24%。中國約 70% 的大豆進口來自巴西。

脆弱的聯盟

特朗普的關稅可能會在短期內推動金磚國家在貿易、投資和貨幣使用等領域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金磚國家可能會認為,結成統一戰線符合其經濟利益,對某些國家來說也符合其政治利益。

這個陣線能維持多久,誰也說不準。這些國家,尤其是印度,可能會抵制在中國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而俄羅斯的賤民地位可能會限制除大宗商品進口以外的進一步融合。

然而,與此同時,特朗普的關稅大炮正向金磚國家襲來。這些新興經濟體如何應對,可能表明我們是否真的看到了全球聯盟的重新洗牌。

明天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

  • 日本央行 7 月 30-31 日政策會議意見摘要

  • 日本家庭支出(6 月)

  • 日本貿易(6 月)

  • 台灣貿易(7 月)

  • 中國貨幣供應、貸款(7 月)

  • 英國央行 Huw Pill 發表講話

  • 加拿大就業(7 月)

  • 聖路易斯聯儲總裁阿爾貝托-穆薩萊姆發表講話

想在每個工作日的早晨在收件箱中收到《交易日》?在此註冊訂閱我的時事通訊 (link)。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路透新聞根據《信任原則》(Trust Principles (link))承諾保持正直、獨立和不帶偏見。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