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專欄》美國市場的分裂:股市撕裂於七巨頭,債市陷長短券分歧

路透社2025年8月6日 04:17

- 在過去幾天里,美國的政治、政策、經濟和企業財報領域同時發生重大事件,導致美國股市與債市中的各種分歧變得格外明顯。

對債市而言,分歧表現在兩個面向:短期美債的價格受美聯儲政策利率影響,而長期公債則對美國債務和赤字問題更為敏感。

至於指標標普500指數,市場的分水嶺則在於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以及其他專注於科技與人工智能的巨型企業,和其餘所有公司之間的表現差異。

這類的市場分歧情況過去就存在,但由於今年美股史無前例的高度集中化,以及美國財政前景的快速惡化,這些分歧變得更加明顯。

美國資產在過去幾天的劇烈波動,就是這些更深層分歧的縮影。

**長短券的差異**

債券市場的分裂在周五爆開。

受到就業數據意外疲弱以及總統特朗普突如其來地開除負責統計數據的高級官員的雙重衝擊,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暴跌25個基點,兩年期與30年期收益率曲線陡峭了20個基點。這分別是一年和兩年半以來的最大波動。

收益率下跌,尤其是在短券,表明一旦勞動力市場出現阻礙增長的裂痕,投資者對所謂的財政渙散擔憂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債市義勇軍(bond vigilantes)也不過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周一市場並未出現回調。事實上,美債價格甚至進一步攀升,將兩年券收益率推低至 3.66%,創下5月以來新低。

長券收益率亦下跌,但幅度不如短券,導致兩年期與30年期利差大幅擴大。除了4月短暫的關稅風波外,這種曲線陡峭程度已是逾三年來未見。

儘管投資人對於聯邦債務與財政需求感到擔憂,但當預期降息來臨時,還是會大舉買進兩年期債券。這種並行的投資思維並不新鮮,但目前短券與長券背後所反映的敘事落差卻格外鮮明。

**保持靈活**

美國股市集中度的問題早已為人所知,但過去幾天的情況卻突顯了它是多麼令人瞠目--而且似乎根深蒂固。

七巨頭成員Meta、微軟與蘋果公布令人矚目的財報,進一步推升大型科技股的表現,引發市場對於集中風險、泡沫,以及人工智能長期效益的辯論。

根據某些指標,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如今已占美國整體股市市值的40%。根據美銀的數據,科技股相對於整體標普500指數的估值高於以往,甚至與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比也是如此。

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微妙的關頭。華爾街正處於歷史高點,但市場集中度風險也罕見地高。長天期公債因財政與通脹因素而前景堪憂,短券看起來更具吸引力,但又受到經濟與美聯儲所面臨的政治壓力所牽制。

美國市場的這些分歧未來可能會逐漸或突然縮小,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有增無減。在沒有水晶球的情況下,根本很難知道什麼會成為市場回歸均值的觸發因素。

但有一點可能是肯定的:在這種環境下,保持靈活將會帶來回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