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華盛頓/曼谷7月28日 - 四位直接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說,美國特朗普政府已經聽取了一些關於緬甸稀土資源的不同路線建議,這些建議將大大改變美國長期以來的緬甸政策,目的是減少中國對緬甸大量稀土礦供應的控制。
目前特朗普政府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專家稱這其中存在巨大的後勤障礙,但如果這些想法付諸行動,美國可能需要與控制緬甸大部分豐富重稀土礦藏的少數民族叛軍達成協議。
在這些建議中,有一項主張與緬甸執政的軍政府舉行會談,以便與克欽獨立軍(KIA)達成和平協議;另一項則主張美國直接與克欽獨立軍合作,不與軍政府接觸。自 2021 年緬甸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後,美國當局一直避免與緬甸軍方領導人直接對話。
美國對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實施制裁,並將緬甸暴力打壓羅興亞少數民族稱為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因此,若美國與緬甸軍政府接觸,將是政策的一個重大轉變。
數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說,向美國政府提出的建議還包括:放寬特朗普威脅對緬甸徵收的40%關稅,撤銷對緬甸軍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與印度合作加工緬甸出口的一些重稀土,以及任命一位特使來執行這些任務。
一位與副總統萬斯辦公室關係密切的人士說,7月17日在萬斯辦公室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討論了其中一些建議,與會者包括緬甸美國商會前負責人卡斯蒂略(Adam Castillo),他在緬甸經營著一家安保公司。出席會議的還有萬斯的亞洲事務和貿易顧問。消息人士說,萬斯本人沒有出席。
卡斯蒂略告訴路透,他向美國官員建議,美國可以在緬甸扮演和平斡旋者的角色,並敦促華盛頓借鑒中國的做法,首先促成緬甸軍方和克欽獨立軍之間的雙邊自治協議。緬甸軍政府和克欽獨立軍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雖然萬斯辦公室拒絕就卡斯蒂略訪問白宮一事發表評論,但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說,自特朗普 1 月就職以來,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檢視緬甸政策,並權衡了與緬甸軍政府就貿易和關稅問題進行直接討論的可能性。白宮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檢視緬甸政策**
熟悉內情的人士稱,白宮的討論是探索性的,還處於早期階段,鑒於特朗普政府對干預外國衝突和緬甸的複雜危機持謹慎態度,這些討論可能根本不會導致特朗普改變戰略。
卡斯蒂略稱,緬甸稀土礦對中國而言是"下金蛋的鵝",他告訴美國官員,主要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尤其是克欽獨立軍--已經厭倦了被中國剝削,希望與美國合作。克欽地區的礦山是重稀土主要產地,這些稀土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
卡斯蒂略說,他曾多次敦促華盛頓官員尋求與克欽獨立軍達成協議,其中包括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盟友--特別是印度--合作進行資源加工,並最終向美國供應重稀土。Quad成員包括美國、印度、澳洲和日本。
**障礙**
緬甸軍事政變後的幾年里,緬甸飽受內戰蹂躪,軍政府及其盟友已被趕出緬甸大部分邊境地區,包括目前由克欽獨立軍控制的稀土礦帶。
一位稀土行業人士說,大約三個月前,美國官員曾主動聯繫,要求了解克欽稀土採礦業的概況。
該人士說,任何新的、重要的稀土供應鏈都需要將礦物從偏遠多山的克欽邦運到印度,然後再運往其他地方,這可能並不可行。
克欽邦問題權威專家、瑞典作家Bertil Lintner說,鑒於緬甸地勢險峻、物流落後,美國從中國眼皮底下在緬甸獲取稀土的想法似乎 "完全瘋狂"。
"如果他們想把稀土從這些全部位於中國邊境的礦山運到印度,只有一條路。"Lintner說。"中國肯定會出面阻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