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首席視野】趙偉:7月出口會再超預期嗎?

金吾財訊2025年7月24日 05:31

趙偉、屠強、耿佩璇(趙偉系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一問:7月出口貨運指標有何指向?出口量或延續改善,結構上對新興國家出口可能重拾回升。

7月以來,外貿港口貨運量邊際上行8個百分點,短期來看實際出口量或仍在改善。市場往往“誤解”,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反映一定時期進出口集裝箱的數量;但從貨物貿易性質看,該指標既包括外貿,也涵蓋內貿。而剔除內貿貨運量後構建的外貿港口貨運量與海關監管出口貨運量走勢更一致;2025年7月,外貿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上行8.9pct至6.9%,或預示短期實際出口量仍有改善。

結構上,中國至越南集裝箱貨運量同比回升至60%以上高位,而至美國貨運量有所回落。從集裝箱運輸目的地看,7月以來,中國至越南集裝箱貨運量同比自月初的11.8%、衝高至7月21日的68.9%。而至美國的集裝箱貨運量卻下行至7月20日的-7%。同時美國自中國的集裝箱預定量也反映對美出口有回落壓力,6月下旬起,美國自中國集裝箱預定量同比保持在-16.9%較低水平。

7月以來集裝箱運價持續回落,剔除運力影響後,對美西航線的回落幅度更大,對東西非、東南亞航線運價相對較好。7月來,CCFI綜合指數連續回落三週(環比-4.8%),但其不僅與出口需求有關,還受集裝箱運力、港口擁擠度等影響。而運價的相對變化,可剔除運力等因素,7月東南亞、東西非航線運價相對美西航線的運價比值同比分別上行至0.5、維持在0.1,反映對新興國家的出口或更好。

二問:生產視角,能否映射出口改善?7月出口鏈生產回升,其中消費與冶金鍊生產表現更好。

生產指標亦能跟蹤出口,產業鏈上下游的生產與出口較同步,可通過跟蹤重點出口商品生產預測出口。規上企業出口交貨值與出口總額的統計口徑存在一定差異,但二者走勢較爲一致。基於行業間投入產出關係,中上游可分爲煤炭冶金、石油化工鏈,數據上核心工業品生產增速與相關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速走勢較爲匹配。其餘行業位於下游、歸爲消費製造鏈,如農副食品、酒和飲料。

分產業鏈看,7月反映消費鏈出口的外貿公路貨運同比上行1個百分點,外銷粗鋼、滌綸長絲產量保持正增。冶金鍊、石化鏈出口分別與外銷粗鋼、滌綸長絲的開工同步性較高,7月以來前兩者同比分別保持在1.5%、0.6%水平,或反映相關行業出口短期仍維持韌性。僅包含外貿的公路貨運量能更好匹配消費鏈出口增速,7月前者同比上行1個百分點,或顯示消費鏈出口有更大上行空間。

整體來看,7月出口生產指標增速回升0.5個百分點。基於各產業鏈的出口交貨值佔比,加權外銷粗鋼、滌綸長絲生產同比及消費鏈的外貿公路貨運量同比能較好擬合出口增速、特別是實際出口表現,數據上7月用於外貿的生產指標同比上行0.5pct至2.3%,顯示出7月出口可能延續改善。

三問:宏觀領先指標,有何佐證?加工貿易進口回升、出口價格高位指向7月出口或在8%左右。

加工貿易進口領先出口1個月左右,前者6月回升3.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口直接影響加工貿易出口,而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受共同外需驅動、走勢相近,因此可用加工貿易進口預測整體出口,數據上呈現出加工貿易進口領先1個月後出口的特徵,特別是2023年來。2025年6月加工貿易進口回升3.3個百分點至5.7%,或也顯示7月出口可能有較大回升。

綜合考慮出口貨運指標、出口鏈生產以及加工貿易進口,預計7月出口回升至8%左右。與出口增速同步的外貿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口生產指標,7月同比分別上行8.9、0.5pct;領先出口1個月左右的加工貿易進口在6月回升3.3pct至5.7%;此外義烏小商品出口價格指數也在高位,相應地跨境商品出口增速或更高,對7月出口形成支撐。綜合上述,7月出口增速可能上行至8%左右。

但需警惕9月“搶出口”結束後出口讀數的下行風險,因爲當前出口鏈表現強勢的領域已現回落跡象。石化鏈出口受統計口徑、出口價格大幅回落等因素的影響,與新出口PMI有階段性背離。但冶金鍊、消費鏈的新出口訂單對出口指示意義更強,二者的傳導時滯約3個月,2025年6月,兩條產業鏈新出口PMI分別下行至45.3%、48.4%,或意味着三季度末相關行業出口讀數或有回落。


風險提示

貿易形勢變化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非系統風險導致局部領域壓力被放大。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Tradingkey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