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主席博爾格·布倫德(Børge Brende)週三(11月5日)發出警告,指出全球市場可能正處在三大潛在金融泡沫的邊緣,這些風險或將在未來數月內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布倫德在本週訪問巴西金融中心聖保羅時表示,加密資產、人工智能(AI)投資以及政府債務水平的持續攀升,正共同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威脅。
他的警告出現在全球股市估值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儘管市場近期屢創新紀錄,但科技股的急劇下跌已讓投資者神經緊繃。布倫德的發言也反映出國際金融界對當前市場上漲基礎是否穩固、以及這場「繁榮」是否存在投機性泡沫的日益擔憂。
布倫德指出,首先需要警惕的泡沫是加密貨幣。
「即便監管機構仍未找出如何有效管理這一資產類別,資金仍在以驚人的速度流入。這種非理性繁榮在歷史上往往結局不妙。」
第二個風險正在形成於人工智能領域。布倫德指出,目前每年約有5000億美元資金涌入AI賽道,推動估值飆升,情況已開始與當年互聯網泡沫時期如出一轍。
「人工智能確實強大且具有革命性潛力,但市場的狂熱可能已經走在現實之前。」
第三個,也是布倫德最爲擔心的泡沫,是債務。他警告稱,全球各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已達到自1945年以來的最高點。
「這造成了極度脆弱的局面——只需一次衝擊、一次衰退,甚至利率變化,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布倫德強調,他並非否認人工智能的潛力。相反,他相信AI將在未來十年內幫助全球生產力提升約10%。但問題在於,這種生產力革命可能伴隨顯著的人類代價。
「我們已經看到亞馬遜、雀巢等公司開始裁減白領崗位,而這可能只是開始。」他警告稱,隨着自動化浪潮加速,更多傳統白領職位可能面臨被取代的風險。
與此同時,全球債務水平目前較疫情前高出約25%,而疫情前本已處於歷史高位。這意味着各國政府在應對危機、調整財政或承受借貸成本上,都已失去太多回旋空間。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基本認同布倫德的判斷,認爲由AI熱潮推動的大盤科技股確實存在明顯的泡沫跡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也指出,當前市場估值已接近25年前互聯網泡沫巔峯時期的水平,警示風險累積。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爲,當前情況更像是「風險泡沫」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泡沫。根據Crunchbase研究,許多AI企業已展現出真實的營收能力,與當年的互聯網公司截然不同。
同時,機構投資趨勢也顯示出一定的理性:數據顯示,83%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在2025年增加加密資產配置,58%的企業正在積極佈局AI能力。這意味着,市場中仍有大量理性資金在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而非單純的投機炒作。
在全球流動性寬鬆、科技創新提速與債務風險累積的交織之下,市場正站在微妙的十字路口。布倫德的警示提醒投資者,在享受創新紅利的同時,也要警惕泡沫破裂帶來的系統性衝擊。
他最後強調:「科技變革的確能帶來生產力的躍升,而生產力增長才是推動社會繁榮的唯一可持續路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創造更高的薪酬與更廣泛的社會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