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一個關鍵借款羣體——次級信用借款人(subprime borrowers)——正在大幅拖欠汽車貸款。這是美國經濟出現嚴重裂痕的又一跡象,最脆弱的家庭正在經歷財務困境。
週三(10月22日),根據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數據,信用評分低於670分的次級借款人中,逾期超過60天的汽車貸款比例自2021年以來翻倍,達到6.43%。這一水平比過去三次經濟衰退時期還要糟糕——包括新冠疫情(Covid pandemic)、2008年金融危機(Great Recession)以及2000年代初的互聯網泡沫(dot-com bust)。目前,美國次級汽車貸款違約率處於自1990年代初以來的第二高位;唯一更高的時間點出現在今年1月。
汽車被收回(repossession)的比率也攀升至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學家對此趨勢深感擔憂:汽車貸款通常是美國人最不願意拖欠的賬單。汽車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是通勤、接送家人和獲取食物的必要工具。
創紀錄的汽車價格與高利率,再疊加持續的通脹壓力,使得平均汽車月供攀升至歷史新高,給車主帶來沉重財務壓力。
儘管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大幅逾期與收車潮後,2025年的次級車貸財務壓力略有穩定,但經濟學家擔心:一旦勞動力市場明顯走弱、裁員潮再起,違約率可能迅速惡化。
根據汽車數據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數據,截至9月,次級借款人的違約率(即車輛已被或即將被收回的比例)接近10%。雖然較去年略有下降,但仍高於長期平均水平。
這些借款人往往「別無選擇」。他們無法出售汽車,因爲所欠貸款金額遠高於車輛市值。許多人已經在其他債務上出現拖欠,包括房貸、房租、信用卡賬單和學生貸款等。
Cox Automotive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斯莫克(Jonathan Smoke)表示:「現在沒有任何出錯的空間。」
根據益博睿(Experian)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超過一半的新車租賃(lease)及超過四分之三的新車貸款(loan)月供在500美元或以上;而46%的二手車貸款月供同樣超過500美元。
其中,超過17%的新車貸款月供已超過1000美元。
與此同時,維修成本也大幅上升——許多人爲了避免高價購車而選擇延長車輛使用年限。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截至8月,機動車維修費用同比上漲15%,爲近兩年來最大漲幅;而7月至8月間的月度漲幅達5%,創下歷史紀錄。
此外,自疫情以來,汽車保險費用持續上漲。雖然8月同比漲幅爲三年來最小,但仍接近5%,遠高於整體通脹率。
汽車擁有與維護成本的上升,並非孤立事件。它疊加在過去幾年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與其他經濟壓力之上。兩年前,許多在疫情期間暫停的學生貸款還款重新恢復。
一年前,拖欠學生貸款再次被計入信用評分,導致部分借款人信用評級下滑,從而推高他們在其他貸款(包括車貸)上的借款成本。
次級借款人違約率居高不下,反映出:在股市屢創新高、總體經濟增長穩健的表象之下,普通消費者的財務壓力正在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評分較高的優質借款人並未出現明顯償還困難。儘管其逾期率也有所上升,但仍低於0.5%,處於極低水平。
彭博情報資產支持證券首席策略師羅德·查德洪布(Rod Chadehumbe)表示:「對於優質借款人來說,沒有任何警報在響。」
優質與次級借款人違約率的巨大差距,再次凸顯了所謂的「K型經濟(K-shaped economy)」:擁有股票和高價值房產的富裕美國人仍在積極消費;而大量低收入家庭則艱難維持基本生活。
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法律教授、汽車金融與破產問題專家帕梅拉·富希(Pamela Foohey)指出,專做次級車貸的放貸機構預計未來違約及收車比例將繼續上升。
「收車行業最近異常活躍,」富希表示。「許多次級放貸機構在汽車中內置GPS功能,以方便回收團隊定位車輛;甚至可以遠程關閉引擎,以防車主在違約後繼續駕駛。」
底特律的中西部回收與調整公司(Midwest Recovery and Adjustment)負責人、行業協會主席喬治·巴丁(George Badeen)補充道:「目前的收車量可能已經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規模。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目標豐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