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週二美國和英國等國長期國債面臨血洗般拋售並抬高各國30年期殖利率至數十年新高,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也創下曆史新高。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相比,日本政壇動蕩令債市面臨另一重壓力,週四將進行的30年期國債拍賣可能會成為投資人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9月2日週二,在這個美國勞動節休假後的首個交易日中,美國30年期國債殖利率快速攀升並逼近5%的關鍵心理位,英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政府長債殖利率同樣飆高。
分析指出,這場全球長期限債券的拋售潮是多種因素的共同結果,包括大規模企業債發行、歐美發達國家財政前景深層擔憂、“黑色九月”的季節性流動性收緊、以及全球債市恐慌情緒的蔓延。
據彭博數據,週三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8.5個基點至3.285%,創曆史最高;40年期日本國債殖利率上升9個基點至3.535%;20年期國債殖利率升至1999年以來最高。截至撰稿,日本30年期國債殖利率已升至3.292%,顯示長債拋售壓力短期仍未緩解。
除上述因素外,日本政治風險令日本長債市場進一步承壓。據日本共同網週二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所在執政黨的關鍵盟友、幹事長森山裕(Hiroshi Moriyama )表示,他計劃辭職來為執政聯盟在7月參議院選舉中的失利負責。
此外,包括自民黨總務會長鈴木俊一(Shunichi Suzuki)、選舉對策委員長木原誠二(Itsunori Onodera)等在內的數名重要成員也傳達了辭職意願。
失去關鍵盟友將打擊石破茂在自民黨的地位,儘管黨內已經有要求其下台的聲音,但他此前一直重申打算留任。然而,石破茂週二改口稱,其無意固守立場、不會逃避責任、會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決定。
日本執政黨潛在的提前選舉給日本財政前景添加不確定性。有分析師表示,在全球財政擔憂推動長債拋售並推動殖利率曲線陡峭化的背景下,圍繞週四30年期國債拍賣的謹慎態度和自民黨內部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超長債的拋售壓力。
雖然日本週二進行的10年期拍賣結果意外強勁,但週四拍賣的30年期國債在這一敏感時期顯得十分脆弱。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他們會盡量避免購買各地的長期債券,並為更陡峭的殖利率曲線做準備。
彭博分析師預計,日本長債市場正在面臨的拋售似乎沒有明顯的減速帶,固收投資人正在將3.5%視為30年期日債殖利率攀升的下一個目標。